第64章 大唐天子(十三)(2 / 2)

加入书签

王珪恳切地道:“国朝方立,四海方平,大灾之年在即,臣以为朝廷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李世民点了点头:“此事容我再想想!”

会议开到此时,已经基本上接近收尾,当下又议了后方粮秣调度等相干事宜,李世民直接点将由尚书左仆射萧瑀总揽其事。

又说了一些细务,众臣方散去。李世民招手叫上了戴胄,大步走进偏殿,一边解着朝服一边问道:“你几时到的?这一向身子骨还好?”

戴胄跟进来道:“臣晚间进的城,身体一向还不错。”

李世民笑道:“方才的会议倒也热闹,王珪最后那个谏陈当真是出乎意料、闻所未闻啊!”

戴胄神情肃穆地道:“臣却不这么觉得,便拿臣担任太守的江陵为例,偌大一个都城,只有五千户住民,百业凋零民生凋敝,一派破败局面。臣窃以为,殿下现在是太子,不是原先专事征伐的秦王了,万事当从大局处着眼,目下国家最紧要的便是体恤民力,止征伐、兴文事!”

李世民脱掉了外袍,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挥手命戴胄也坐。

戴胄谢恩后坐下,道:“王珪此人,臣原先一直以为不过是一个腐儒书生,今日听得他这一番宏论,方晓其人确有王佐之材,建成才会将其延至左右。臣以为他当个民部尚书绰绰有余。”

李世民笑了笑:“我有比民部尚书更重要的差事委他去做!”

他顿了顿,道:“不说他了,先说说你吧,你知道我急着要你回京师为了什么?”

戴胄一愣,欠身垂头道:“臣——不知!”

李世民叹了口气:“崔善本月下旬忽染急症,我派了三拨宫医去给他诊脉,都不见效,眼见这几日就不行了……”

他转过脸来极认真地道:“玄胤,大理寺这个地方主司朝廷法度管理狱讼,是人命所系,若是所托非人可着实了不得,是以我召你回京,是希望你这个老朋友能够出任大理寺少卿,随时准备接过崔善的差事!若说呢,大理寺虽是九卿之一,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也算不上什么大官了,以你的资历能力,进三省宣麻拜相也是等闲事。如今百政方举,处处都缺人。说不得,既是老朋友,你总要替我这个太子分分忧的嘛!”

戴胄站了起来,神情认真地道:“臣愿为朝廷分忧!”

李世民摆了摆手:“你坐下,听我说。崔善这个人不是我的旧臣,我当太子前也未曾和他打过交道。可是我从心里极器重他,不为别的,此人能够紧守律例抗拒我的太子令,这份风骨实实令人钦佩,更何况年初他还顶撞过元吉,救下了张亮一条性命。身为廷尉,最要紧的是用法行权,这需要个忠直方正的人来坐镇方可让皇上和我放心。崔善别的能为如何,我不清楚,可他做这个大理寺卿是称职的,我希望你在这方面能学崔善,恪尽职守不畏权贵,大唐开国不久,可以做错事,却万万不可杀错人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