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小鸟游同志的野望下(2 / 2)

加入书签

确实。日本是战败国,发动侵略战争失败之后就要承受屈辱,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但问题是……就算是战败国待遇,也应该有个时间期限吧!怎么能就这样没完没了地一直持续到历史的尽头呢?哪怕是同为战败国的德国,美国人也没有把军事基地盖到柏林,而只是占了斯图加特等几个边缘地方啊!

因此。自从战后经济腾飞以来,日本的民族主义者们,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全都不断尝试着摆脱美国的束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规模扩充自卫队和那本著名的《日本可以说不》,就是其中的写照。

但问题是,通过占领军的强势和无孔不入的渗透,美国人的力量早已安插到了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渗透几乎深入骨髓。仅仅凭借日本的力量,不要说摆脱美国的羁绊,甚至只是让美国稍稍放松一下锁链,都是如此艰难——阻力不仅来自于美国,也来自于日本内部。

——中国人经常对国内那些事事舔洋人屁股的买办们恨之入骨,但在日本的情况,却恐怕还要更加严重。吹嘘着“白种人高贵,有色人种低贱”和“脱亚入欧”的香蕉人,很早就在日本掌握了话语权。日本的民众们也习惯于用欧美国家的观点看待一切问题,其自虐自卑的种种做派,实在是不堪入目……尽管他们无论再怎么自我轻贱,日本在欧美人的眼中依然是亚洲国家,而日本人也依然是一群古怪的黄皮小矮子。

事实上,就算是田中角荣这样权倾朝野、民望卓著的强人首相,一旦稍微悖逆了美国政府的意志,也只能在身败名裂之中黯然下野。这就是半殖民地国家的苦处——外交内政皆是不由自主!

看到摆脱美国的控制实在太难,灰心丧气的日本人又再次产生了完全依附美国的念头,连续很多年对美国亦步亦趋,竭力献媚讨好,加强附属关系,企图依靠美国的力量,成为美国在东方的代理人。然而,美国和日本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在二者发生冲突之时,美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日本的利益,故而一次次地出卖和胁迫日本,使之付出惨重代价,吃相不知有多难看,而日本政府却毫无办法。

而另一方面,日本想要成为美国远东利益代理人的愿望,最终也不幸落空了——本来,在经济最繁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日本已经根据“雁行阵列”的理论。在东亚打造出了一个以日本为主导,台湾、菲律宾和韩国为羽翼,向南一直延伸到大洋洲的日元经济区,或者说和平时代的“大东亚共荣圈”。

但问题是,在经历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和97年亚洲金融海啸之后,日本在东南亚布置的生产基地,大多都被打垮。已经初具雏形的东亚日元区。至此彻底土崩瓦解,再也没有了跟美元竞争的能力,也无力抵御未来的人民币入侵——正如同在下一个世纪里。美国华尔街财阀们对欧元区添的各种眼药一样,美国人只想要把日本变成一只可以定期剪毛的柔弱绵羊,而不是一头强壮到能够跟主人分庭抗礼的矫健蛮牛。

至于让日本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更是从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大笑话——殖民地想变成州?我都把你给殖民了,还要给你公民权利干啥?如果当真收下了,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里得给你多少名额啊?

此外,为了防止日本借助他国力量挣脱美国的控制,正如同当年美国借助英法争霸而得以独立一样,美国方面还在日本亲美政治家的配合之下,进行了一番巧妙的布局,让中日矛盾、日韩矛盾、日俄矛盾长期保持在激化边缘,给日本营造出一种只要脱离美国庇护,就会陷入诸多邻国群起而攻之的孤立绝境。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抗战时期的中国汉奸们,似乎也都是放着遍布国内的日本侵略者视而不见,把“中日亲善,共抗赤俄”当成口号吧!联系现在那些一边死抱着美国大腿、对美国的层层勒索表现得慷慨至极,一边却对周边邻国凶狠呲牙的“当代日本军国主义者”。看上去是不是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