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晋会议(2 / 2)
俞大猷也安安分分的闭上了嘴。只是暗暗问了王阳明,王阳明没有给他解释。
朱厚煌见了王阳明,王阳明并不是一个人来的,王阳明带着很多船只到了古晋,还有大批的补给,粮食,古晋还能补充一二,但是炮弹,火药,甲胄,刀兵,乃至于士卒,都不是古晋能够补给的。
这一次,王阳明动用的不是别的就是少府的船队。
本来这一支船队,就是用来与佛郎机人贸易时用的,在朱厚煌的预计之下,动用与佛郎机人的贸易即将中断。
所以这些船只都征做军用了。
朱厚煌一见王阳明,就说道:“弟子见过王师,还劳王师来此,弟子实在是罪过。”
王阳明说道:“殿下已经决定了吗?”
朱厚煌说道:“弟子已经决定了。”
“好吧。”王阳明说道:“既然如此,臣就在古晋坐镇,所有的物资转运,殿下都可以放心。”
朱厚煌有些不明白,在他想来王阳明一定会来劝阻自己。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王阳明居然只说了一句,就不再说了。
朱厚煌说道:“王师,不劝弟子吗?”
“有些人可以劝,有些人不用去劝,殿下觉得自己是那一类人?”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像成功的人都有一些特质。朱厚煌执掌东雍大权这么长时间。早已做出决定无人能反驳。此刻他下定决心,要与佛郎机战斗到底。平常的人谁都劝不过来。
王阳明本来来的时候,还想劝劝朱厚煌。但一见朱厚煌就知道劝也无用。就不说废话了。
“谢过王师。”
王阳明说道:“殿下称我一句师傅,我只能对殿下多说两句,殿下只身渡海,有今日之成就,自然是人中之龙,只是殿下毕竟是我大明亲王,不可心中不轨之念,殿下心正,则永镇南海,天下人才,归之如流水,自然能成大事,若心不正,则纵然有雄兵在手,当真能有一卒向北?须知此时并不是开国之时,满朝上下也不是方孝孺。”
朱厚煌听了这一句话,心中一震,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王师此言重了,孤是那种狼子野心之辈吗?孤可以当着王师的面,向天发誓,孤对皇位绝无非分之心,只愿子子孙孙的世镇南洋。”
作为一个穿越者,又是皇室成员,再加上皇帝无子,难道没有想过继承大统吗?当然想过。但是人的能力是随着阅历而不断的加深,朱厚煌在北京的时候,他自己反思自己就太幼稚了。
如果当时朱厚煌能完美的糊弄住杨慎,那么说不定自己就能为杨廷和心中的皇储候选人之一。
但是现在想太迟了。
杨廷和决计不会让一个和正德怀有同样心思的皇帝继承大统的。不管正德怎么做,杨廷和也不会同意的。
明朝不是清朝,清朝只要皇帝点头,那么天下反对该是谁继位,就是谁继位。但是明朝皇子如果没有文武百官的认可,也无法登上皇位,万历皇帝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一件事情而奋斗。
所以,即便正德认可朱厚煌,朱厚煌也不可用合法手段继承皇位。
朱厚煌这么反对大明不管以什么方式,插手东雍事务,都有本能的警惕,因为他知道,东雍与大明之间,不管关系再好,将来还是要分家的。
只是朱厚煌不知道,今日王阳明之所以不劝他,就是因为这个。
无他,春秋大一统,已经是中国人的烙印了。
朱厚煌世镇南洋的,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符合儒家精义,本来还想劝谏一二,但是先听闻俞大猷与朱厚煌的之间的对话,却没有了这个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