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胖姑结婚(1 / 2)

加入书签

那时胖姑住在定慧寺后面的一条小巷里,独自一人。

那时胖姑三十七岁,没有人娶她。她还在轴承厂做车工,又穷,又胖,心脏不太好,而且有糖尿病。

那时我爸爸有钱,又风光。胖姑和他疏远了,只有在下班的时候,她偶尔会拐进苏华照相馆,看一看我和小妍,打个招呼,然后把自己挪走。

胖姑是什么时候对我爸爸失去信心的?大概是从他跳舞开始,以前胖姑觉得他只是一个很好看的中年鳏夫,带着两个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那些来和他相亲的女人都不怎么样,比胖姑好不到哪儿去,后来他出入于靳家花园,身边的女人一下子上了两个档次。胖姑自卑了。

有一天我爸爸骑自行车经过定慧寺,他穿着条纹西装,小方头皮鞋,一看就是从舞厅里出来。他发现胖姑坐在马路牙子上哭,也没有人理她。我爸爸下车问她:“胖姑你怎么了?”胖姑说:“我脚疼,我走不动路了,我一想到自己以后不能走路就哭了。”

我爸爸看了看自行车。那会儿胖姑比一九六七年更重了,眼角也有了皱纹,脸上长了些褐斑。我爸爸说:“胖姑我没法用自行车驮你,我去叫辆三轮车把你拉回家吧。”胖姑说:“阿宏,你去跳舞吧,你不要管我了。”

我爸爸的眼前浮现出一九六七年的场景,李苏华和胖姑蜷缩在电线杆后面,到处都是哭爹喊妈的女工。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场景之一。平时他不爱管闲事,尤其不爱管人家的感情纠纷,这方面他自己屁股都没擦干净,但是面对着胖姑,我爸爸忽然有点昏头,他说:“胖姑,结婚吧。”

胖姑心头一喜,以为我爸爸求婚,但马上意识到世界上没这么便宜的事。我爸爸马上补充道:“找个男人结婚吧。”胖姑心想你他娘的讲话能不能别这么挤牙膏,害我兴奋了一秒钟。想到这个胖姑又哭了,她说:“没有人会娶我的。”

我爸爸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帮你去想想办法,给你介绍个男朋友。”

胖姑说:“我不要离婚带小孩的,我弄不动小孩,也不要太老的,也不要太胖的,也不要太穷的,也不要残疾的。”

我爸爸说:“还有什么不要的一起说出来。”

胖姑说:“也不要会跳舞的。”

我爸爸说:“我明白了。”

在我爸爸的人际关系中,这样的男性完全不存在,必须通过其他人去找。他先问了问老相好关文梨。关文梨说:“这可不太好找,让胖姑把档次降下来一点,不要封得那么死,有点残疾的应该可以吧?”我爸爸说:“你最起码找个会跳舞的吧,何必先开了残疾的口子呢。”关文梨说:“你在想什么,会跳舞的?”

于是我爸爸又去找了隔壁寿衣店的林雪凤,林雪凤曾经给福婶介绍过男人,双方一拍即合,还开起了小饭馆共同致富。虽然不太吉利,但确实是成功的先例。说到胖姑,林雪凤颇有印象,但是说到胖姑可能有什么样的男人,林雪凤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转过头对她店里的乌青眼说:“你有什么朋友可以介绍的吗?”乌青眼死样怪气地翻着眼珠说:“没有,倒有个朋友是聋哑人,和方小兵一样,但他只想娶个同样聋哑的妻子,最好身材苗条一点,胖子不要,别以为残疾人就稀罕你们正常的,胖,也是一种残疾。”

乌青眼叔叔姓乌,这个绰号真是太适合他了。那时候林雪凤已经去别处做大买卖了,寿衣店交给乌青眼管。他看上去很衰,每天缩在柜台后面的一堆花圈和寿衣中间,用一双骨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街道上的一切。混熟了,我姐姐去揶揄他:乌大叔,你身上阴气太重了,你走出柜台,街上的花都谢了。乌青眼说,没错,乌大叔能看见鬼的,有一个就在你后面。我姐姐怕鬼,嗷的一声吓跑了。

苏华照相馆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生意不错,我爸爸想让乌青眼把寿衣店迁走,自己独占两个门面,可以把市面做得更大些。乌青眼不答应,他二十四小时缩在店里,像乌龟爱着它的壳,坚毅而沉默地不允许别人动它。我爸爸是个讲道理的人,也就作罢了。

乌青眼离过婚,有个女儿叫小倩,十五六岁了,跟着她妈妈过日子。有时她会来店里找乌青眼要钱,拿到手就迅速离开,看也不看数目,大概心里也很怵。乌青眼给了钱就会回到自己该在的位置上,继续看外面。有一次小倩把钱塞进口袋走了,过了一会儿又很生气地回来,把钱拍在柜台上,让乌青眼自己看。乌青眼嘿嘿一笑,那是几张冥币,他和女儿开玩笑的。他为什么要开这种倒霉的玩笑,谁也不知道。

开寿衣店的人,多少受到歧视,有点像贱民干的活。他常年不挪窝,又被人视之为怪物。其实乌青眼也没那么沉闷,最起码,在一九八五年的时候他曾经跟我爸爸学过一阵子交谊舞,那是蔷薇街最热闹的时光,很多女的跑到苏华照相馆来跟着顾老师蓬嚓嚓,后来又有骚唧唧的男人前来学艺。乌青眼也曾经被这种气氛打动,他走出了寿衣店,来到对面的晒场,学我爸爸的舞步,好像还学得不错,但他那张脸,所有人都认识,没人愿意做他的舞伴。有一次他是真的心痒痒了,要求林雪凤也学跳舞,他们可以配对一起跳。林雪凤说他神经病,跳舞是很浪费时间的事,再说了,如果她学会了跳舞,她也情愿和顾大宏跳。这很伤害乌大叔。有天凌晨他在晒场上独舞,觉得没劲,就用扫帚挑了一件长长的衣服假装舞伴。可想而知,那是什么衣服。他以为深更半夜没人看见,不料方屠户深夜轧姘头回来,见此场面吓得大喊一声,把乌青眼也吓得大喊,两个人一起大喊。第二天警察上门,勒令乌青眼不许再搞这种迷信的鬼把戏,会把下中班的女人吓死的。那以后乌青眼就再也没动过跳舞的念头。

那时我们才知道,乌青眼吃过官司。他来到蔷薇街,警察视之为不安定因素,需要防范一下。但据林雪凤说,他是帮人顶罪,并不会真的威胁到我们。其实我们也无所谓,做这种买卖的又有几个是正常人呢?我们只是觉得他在搞怪之前最好打个招呼,他缩在店里还好,一旦跑出来就会出乱子,事情就是这样。

胖姑是被我爸爸拉到蔷薇街来的。胖姑一听乌青眼是介绍人就生气,说哪有开寿衣店的给人保媒拉纤,这太晦气了。我爸爸说:“胖姑,你不要搞迷信嘛,乌青眼这个人不坏的。”胖姑说:“你这个话就不对了,乌青眼才是搞迷信的,再说我又不是找他谈朋友,我管他人好不好呢。”

我爸爸一时语塞,发现胖姑讲话比他有逻辑。到了苏华照相馆,乌青眼也晃了过来,跟胖姑打了个招呼,胖姑爱答不理的。乌青眼也不计较,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后来又想,他妈的,管这种闲事干吗,碰一鼻子灰,这个开照相馆的真是坑人。

没多久,那个男人来了。他的条件,乌青眼之前就说了:郊县户口,四十岁还没有结婚,吃过三年官司,出来以后靠摆地摊过日子。这种营生,在一九八七年已经不是很风光了,时代不同了,个体户必须有一个店面,店面不能是铁皮棚子,最好有点装潢,雇个伙计。小饭馆、外贸服装、五金建材皆属于高档个体户,烟杂店、旧货店、大排档则是中低档,照相馆是特殊品位,寿衣店则是捞偏门的。

至于摆地摊的那就屁都不是了。

但是那个人出现的时候,乌青眼还是介绍说,他是杨老板。杨老板穿着一件西装,脚上是一双泡沫底的拖鞋。他自我介绍说,最近进了一批拖鞋正在卖,进货量稍微有点大,所以自己也穿拖鞋出入了。

胖姑说:“你真的吃过官司吗?”

杨老板说:“是的,我和乌兄弟是牢友,我犯的事情不大。”

“什么事?”胖姑问。

杨老板说:“开拖拉机撞死了人。”

胖姑狠狠地看了我爸爸一眼,又看看乌青眼。我爸爸摊了摊手,表示你没说过吃官司的不行,而且开拖拉机撞死人也不属于犯罪,只是他倒霉而已。胖姑没明白,她只是看到我爸爸很潇洒地摊手一笑,心想:你笑什么,摊手的动作倒是蛮好看的,这种时候你显得那么帅,有意思吗。胖姑的生活中已经找不到可以商量事情的人了,唯一还能信赖的就是我爸爸,但是这位顾老师,他自己的脑筋也不是很清楚。这时杨老板从包里掏出了一双泡沫底的拖鞋,女式的,送到了胖姑眼前。

“意思意思。”他说。

胖姑说:“我才不要你的拖鞋,多少钱,我买下来。”杨老板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你要是不喜欢,我下次带你去朋友店里搞一双好的鞋子,不要钱的。”胖姑说:“我有鞋子。”杨老板就笑笑。

双方谈了谈自己的情况,我爸爸本来想,胖姑有点糊涂,各方面的问题由他来代为回答比较好,没想到胖姑应对如流,出乎意料。说到轴承厂,杨老板就问,轴承厂效益应该不错吧。胖姑说,效益不错,但那个厂长很糟糕,有贪污受贿的嫌疑。杨老板又问,轴承厂的工人应该不少吧。胖姑说,五百个。说到这里,杨老板掏出香烟派发,我爸爸婉拒,乌青眼是不抽烟的,杨老板看看店里,就说:“顾老板这个照相馆大概是不给抽烟的吧。”我爸爸说:“倒也没有,里面摄影室不能抽。”那个年代,别说照相馆,就是产房都能抽烟。杨老板很识趣地收起了香烟。这让胖姑稍稍有了个好印象。

几个人坐在照相馆里说了一会儿话,杨老板起身告辞。他走后,乌青眼有点不高兴地对胖姑说:“一双拖鞋你就别计较了吧,搞得杨老板很下不来台啊。”胖姑平时很傻的,这次大概是我妈妈在佑护她,说了一句非常犀利的话:“你会送花圈给别人吗?”

乌青眼一震,说:“胖姑,有格调,咱们不稀罕拖鞋。”胖姑缓缓地说:“我师傅李苏华谈恋爱的时候,阿宏没送过她任何东西,只有在求婚的时候才拿出一块瑞士牌手表,我师傅立马就答应嫁了,那是一九六七年哦,瑞士牌哦。”乌青眼又看看我爸爸,说:“顾老师,佩服。”胖姑冷笑了一下,站起来说:“我走了。”

乌青眼看着胖姑的背影说:“这样子怎么嫁得掉嘛。”

我爸爸回家说起这件事,就笑着摇头,说胖姑还真看不出来,挺能说的,那种气势把摆地摊的都压倒了。我姐姐说,胖姑不傻的,她亲眼看见过胖姑在小菜场买菜,砍价可厉害呢,顺手还能饶个番茄土豆什么的。我说,你们都不知道吧,胖姑发财啦,定慧寺要扩建,把胖姑家也划了进去,胖姑马上就能拿到一笔钱了。

我爸爸说,这挺好的,胖姑住的地方太差了,所谓衙前庙后不住人,搬家了说不定运气就来了。

那阵子有人给胖姑介绍了好几个男人,有做搬运工的,有开长途卡车的,有农民,都是很木讷的,讲话不太利索,比之杨老板远远不如。胖姑一个都不喜欢。有一天她又来到蔷薇街,说起这件事,很明确地告诉我爸爸:苏华师傅活着的时候对胖姑说过,要找一个稍微热闹一点的伴侣,不然到老了很寂寞;苏华师傅的爸爸,那位大耳朵就很热闹。我爸爸听了这话,一方面觉得很有道理,一方面万千滋味涌上心头,心想:李苏华,你不知道我有多寂寞呐。

九月初是我爸爸的生日,胖姑来我家,下了很多面条,又从饭盒里搛出轴承厂食堂买的油氽大排,每个碗里放一块,端到几个至交好友面前。其中少不了乌青眼的一份。乌青眼挺感动的,端着面条说:“顾老师,你去年过生日买了个奶油蛋糕在照相馆切了,但是你没给我吃。”我爸爸说:“你怎么连这种事都记得,太奇怪了。”乌青眼说:“我记性很好的。”

众人在照相馆吃面,都夸那油氽大排好吃,只有乌青眼说:“你们都错了,面条好吃。”胖姑很高兴,面条才是她的作品。乌青眼说:“你们不知道,我半夜里守着店,饿了没办法,就想吃碗热面条,实际上呢,我他妈的吃的都是店里的云片糕,吃得我脸色也跟云片糕一样了。”又说:“顾老师,胖姑,小妍,小出,你们都是好人,没有人会在生日的时候请我这种人吃面条的,会折寿的,我他妈的吃这碗面条都不敢咬断它。”我们就说,好啦好啦,你少说几句吧,寒毛都竖起来了。

这一天小倩恰好又来,跑店里一看没人,就找到照相馆,指着乌青眼说:“你怎么跑隔壁来了?”乌青眼正在感动,忽然被小倩打断了,很扫兴,就说:“你又来要钱了,告诉你,今天没钱,今天就不给你钱,你有种扛个花圈回去给你妈。”小倩说:“你有种死了不要让我来给你送葬。”乌青眼说:“我无所谓的,我死了以后自己跑到火葬场去,让烧锅炉的师傅开了炉子,我自己爬进去烧,多他妈的省钱。”这下我们都听不下去了,说,闭嘴吧你们,这儿在过生日呢。

那顿面条吃得又晦气又开心。胖姑尤其得意,终于有人赏识她的厨艺了,其实胖姑烧菜的手艺不大好,但她下的面条是真棒。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胖姑说:“我告诉你们,我的爸爸,是盛全寿下面条的。”盛全寿是城里有名的老字号面馆,大家都去吃过的,纷纷表示佩服,原来是家传的手艺。胖姑的一生,大概头一次这么风光,脸都红了。

胖姑走后,小妍说:“乌大叔,你难道就不想再吃胖姑的面条吗?”

乌青眼说:“你想多了,我告诉你,胖姑最近和杨老板关系很好的,他们经常见面,杨老板把地摊摆在了轴承厂的门口。”

小妍说:“什么杨老板,我要去见识见识。”

我爸爸说:“有什么好看的,一个卖拖鞋的。”

实际上那个卖拖鞋的并不简单。

有一天胖姑从厂里出来,看到轴承厂的门口摆了个地摊,全是拖鞋,抬头一看是杨老板。两个人打了招呼,胖姑站在地摊边上,这时工人们纷纷出来,看着泡沫底的拖鞋摇头,对杨老板说,都十月份了,你还在卖凉鞋,谁要啊。杨老板哭丧着脸,对胖姑说:“我这批货要砸在手里了。”

胖姑说:“我帮你想想办法吧。”

于是,在那年十月底,轴承厂发了泡沫底的拖鞋,每个工人都拿到了两双。拖鞋质量很差,后来有人说,是供销科的科长在帮那个拖鞋贩子销货,而且他拿了回扣。大家也就释然了。

那时杨老板和胖姑连续见面,关系很不错了,杨老板请胖姑吃了顿饭。胖姑在厂里并不是很有地位,但她有个相熟的小姐妹是那科长的老婆,转弯抹角一说,科长答应帮杨老板一把。弄点拖鞋也不是什么大事,厂长不管,厂长有更大的回扣。事情搞好了,科长来要回扣,胖姑去找杨老板,杨老板说,我什么时候答应给你回扣的,我成本价给你们的,要了回扣我就亏本啦。

胖姑傻了,一千双拖鞋,每双一块钱回扣,是她一年的工资奖金。供销科长说,这买卖不大不小,但你独吞回扣还让我背这个罪名,没那么容易吧。那天下午,胖姑只觉得天旋地转,扶着墙走进了蔷薇街。我爸爸不在,胖姑一屁股坐在了寿衣店的门口。

胖姑说:“我被杨老板骗了。”

乌青眼坐在一堆寿衣中间打瞌睡,先迷迷糊糊地看到有人挡住了光线,接着又从柜台下面发出了哭声。乌青眼揉着眼睛站起来,趴在柜台上看见了外面坐着的胖姑。

“杨老板骗了你什么。”乌青眼问。

“骗了钱,其实也不是我的。”

乌青眼说:“那还算好,不是什么大事,别的东西骗走了就要不回来了。钱嘛,好说。”

胖姑说:“很大的一笔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