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铁路问题(2 / 2)

加入书签

早在1896年,清政府就批准粤汉铁路的修筑。可是修筑一个铁路哪里那么容易,而且粤汉铁路全长一千多公里,估计需要上亿的资金。

满清哪里有那么多钱。

因此首先是官办,但是朝廷拿不出前来。因此后来选择私人招募,可是民间虽然有钱,但两湖地区的民间士绅也弄不出这么多钱。因此朝廷还准备跟外国借钱。

嚷嚷了很长时间。

反正最后是1900年才开始修筑,而且到现在已经是十年时间。但是在湖南仅仅完成了长沙到株洲这一段,离全线贯通还早着。其实历史上这条铁路一直到1936年才全线贯通。

张学文当然是等不到1936年。

张学文是希望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把武昌到长沙的通道连上。张学文希望利用这一次的铁路建造,整合湖北和湖南不少产业。包括钢铁公司、沿线的土地、还有趁这个机会培养一批专业工程师团队,专业工程大队等等。为后来在中国大规模建设铁路做好准备。

“钱怎么算?”

“公布这个消息,把地价吵起来。然后卖地。”

这需要的资金太多。

张学文的西南省份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张学文想了一会之后,只能是卖地筹钱。铁路沿线的地价肯定会涨,虽然可惜但也只有这个办法。

而且把沿线的地卖给私人,让他们出钱建设,也是一个带动沿线经济的好办法。

“子清,已经晚了。在粤汉铁路公布的时候,沿线的土地都被很多人收购了。”

禹之谟苦笑。

这个时代聪明人多了去了。在粤汉铁路刚刚计划,刚刚开工的时候,沿线的土地已经被很多富豪给收购了。现在沿线的土地基本上都在私人手中,总不能把地抢回来。

“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工程师。当年的粤汉铁路规划的时候,因为湖北、湖南、广东各省份各自扯皮,因此只能是每个省份自己修筑属于自己的那一段。因此整体规划并不怎么样,问题还是不少。因此我想重新规划一下,绕开原来的方案。”

“这……”

在场几个人都愣住。

没想到张学文还要这样。张学文这个真的有些太损。但是同样这样会得罪一大批人。毕竟不少人买地,就是等着他升值。张学文这样会让他们骂娘。

而且买地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有钱人。

这样得罪人太多。

“从现在开始,我们西南五省目前不属于私人的土地,以后全都属于政府,不管是什么都不许卖。以后土地的所有权永远是属于政府,以后我们卖土地只卖土地的使用权。任何人买土地,只能是买使用权。在买地的时候,必须要在政府报备,然后公布土地的使用用途。”

张学文的想法很简单。

土地以后一定要归为国有,这是为了防止出现那些大地主。虽然现在自己没有能力,但是张学文一步一步就是要如此。

“先不说这个。关于土地的问题,我们以后专门商量。我们先请詹公来说说这份计划的可行性。”

詹天佑。

张学文邀请的就是詹天佑。

詹天佑在辛亥革命之前担任粤汉铁路的总工程师,也兼任川汉铁路的总工程师。正好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在武昌正在讨论川汉铁路的事情。所以张学文就把他留在了这里。

“巡阅使说的不错。重新规划一条路线并不难,而且跟现在的铁路连线也不是不可能。”

詹天佑之所以留在张学文这里,是因为张学文给了詹天佑最大的权力。让他负责西南五省未来五年的铁路规划,而且全心全意的支持詹天佑。

“为了力保这次铁路的成功,任命袁家普为西南铁路局局长。配合詹公,顺利实行未来的五年计划。”

“子清,你这是挖我的人。”

李根源无奈的摇摇头。

张学文任命的袁家普,是云南新政府的财政司司长。担任仅仅三个月时间,竟然是奇迹般的整理了云南财政。云南财政每年平常的漏洞都有两百万左右,但是袁家普此人清理云南旧债、进行人员改革,按照巡阅使指挥室公布的税收政策进行税收改革。然后他本人也开始在云南进行丈量土地。

短时间之内竟然是让云南籓库增加两百多万,能够让云南顺利的度过辛亥革命这阶段。

让张学文都刮目相看,应该说是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袁家普这种雷厉风行的能力,让张学文看上。所以任命他为铁路局局长,希望西南铁路也能够开创一番新局面。

“人才是不嫌多的。雪生兄,你应该感到高兴。你们云南人才辈出。”

“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