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15(1 / 2)
也罢,他一生没做过什么大事,大半辈子来也才混了城门校尉,今日为抗乱臣贼子而死在这城楼之上,也算得上是一种死得其所的死法了!
死的不亏!
他睁大着双目,似想在临死之前多看一眼这座城池。
却蓦然觉得后背一凉,似有疾风袭来。他不及回头去看,便察觉到有一只手扶在了他的肩上,轻轻地一推却已将他移到了一侧去,同时将他手中的宽背大刀夺了过去。
须臾,只听耳畔传出一阵刺耳尖锐的声音。
“砰砰!嘭!”
刀箭相触。激起了火石光,震得大刀上的倒环嗡嗡作响。
几只断箭,箭头箭身都已分离,落在了百里石的脚。
他未能从这突转的事态中反应过来,神色有些发怔。
直待他被那黑衣男子推着走到了敌台后方,暂时算了没有性命之碍他才惊觉他捡回了一条命来!
“不知这位兄弟高姓大名!”
他只见那人通身黑衣,全身上似也找不到特别的地方,但明显又非城楼上的守卫,依照方才那替他挡箭的动作之迅速的程度来看,应是难见的高手。
肖裴微一摇头。显然是没有想要跟他交换姓名的预望,他一脸正色地道:“再顶上一会儿,救兵稍后便到!”
白里石忙不迭的点头,不知为何,虽这人身份不明。但却令他格外的信服。
他还想再说什么。却见眼前黑影一动,肖裴已没了踪影。
攸允见有人在他眼底救走了那百里石,眼神一闪,大致是想到了什么。
“再加一万精兵,速速攻城!”
他似没了耐心,这城门之上分明是连万人都不到,但竟也迟迟久攻不。
他身后副将装备的男子上了前来,在他耳畔垂首禀道:“王爷,天鹰他们至今都没有讯号传出,想是遇到了意外——”
“什么?”攸允眼神一变。“最后一次传讯是在何时!”
那副将犹豫了会儿,方才答道:“回王爷,是在巳时之前。。 。。。”
“为何现在才报!”
天鹰一行人是提前进城监视北堂天漠的举动,若有异动便会随时通知,每隔一个时辰便会以烟火为讯来告知情况如何。
副将神色现出慌色,“属先前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他们为事所缠身不及放出讯号,。。。加上战事紧急,属一时便忽略了此事,望王爷恕罪!”
攸允顾不得去听他的辩解之词,心中开始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最后一次发出讯号是在巳时之前,距离现在已有五个时辰还且有余!
这么长的时候都没有动静,想也知道是遭遇了不测了。。。。。。
而他们是去监视北堂天漠的,他曾有吩咐要寸步不离的守着北堂天漠的一举一动,这件事情定跟北堂天漠脱不了干系!
他从一开始便不信北堂家,才会在此之际让人进京相挟,那些全是一等一的高手,竟也会出此差池!
现在天鹰那边既然出了事,就等于是告诉他北堂天漠临时变阵了!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就算他得了北堂天漠相助又能如何?
现北堂家军在京的兵力不过几十万人,西营军力皆在国公岛,宫中禁卫军御林军虽是精兵锐队,可倾巢出动也不过两万人了得了,且战资枪矛早有明尧之暗做了手脚,他坐拥百万雄师,又占尽了先机,绝不会输!
“即刻派人去接应明尧之——若再出一丝差池,本王便要你人头落地!”
那副将捏了把汗,领命来。
同一时刻,兵部。
明尧之坐于大堂之中,身上还且穿着朝服朝帽。
“大人,都办妥当了,现在可要动身?”
明尧之闻言这才起身,一再的确认道:“两边可都已经备好了?确定是看不出纰漏来吗?”
那兵部里任职的差人谨慎地点了头,“卑职办事,明大人尽管放心。”
他确实是个精细人,跟随明尧之多年,大大小小的事从没出过什么错儿。
明尧之如此一问不过也是谨慎起见,听他答的肯定,便也将一颗心放了来。
“好,等宫里的人过来之后,便即刻将东西运走。”
“是,那小的就先去候着了。”
明尧之摆了摆手,道:“去吧。
待那差人刚刚要退出去,却又听明尧之说道:“慢着——先调一百个人过来这堂中,在暗处守着。”
那差人怔了一怔,便反应过来明尧之这是担心万一没能瞒得过去,宫里来人怕是会对他不利,到时若真的到了不能善了的地步,也只能出此策了。
反正,反都已经反了。
允亲王的大兵都要破城了,皇命也奈何不了他了。
想了这里,差人便就点头应,去吩咐了。
果然,没过半柱香的时间,便有人在外禀道,说是宫里来人了。
明尧之让人请了进来。
却见来人是顾青云,并着两个小太监和三个侍卫模样的人。
并没有其它的人。
明尧之悄悄松了口气,能瞒过去自然还是瞒过去的好,省去许多麻烦不说,也好保他性命无虞,不去冒那些不必要的险。
同时也是在心里冷笑了一番——什么人不好派来,竟是派来了一位翰林院修撰过来,顾青云虽是状元之才,但这等事情上,派个没经验的文人过来未免多处不周,朝廷也当真是无人可用了。
顾青云脸色似有些焦急。宣读罢了圣谕便简短地道:“官是奉皇上的圣旨前来押领军备的,此事事情已告知明大人 ,不知可已准备就绪?”
明尧之颔首道:“皇上吩咐来的事情本官自然不敢怠慢,侯在此处便就是等各位过来了。”
他转头又对先前那差人说道:“带本官和顾修撰去军库验取军需。”
顾青云一揖手,一行人便穿过大堂,去了后院大军库之中。
兵部掌管所有的军备物资,光是盛放军器兵甲便是占去了整整二十间互通的大三层楼阁。库前和侧门处都有重兵把守,连只苍蝇也不好钻进去。
顾青云提步便要进去,却被明尧之拦住,“顾修撰且慢。”
顾青云微一蹙眉,问道:“不知明大人这是何意?”
明尧之摇头道:“本官知道此事关乎甚大,又是十万火急,便命人提前已将东西装上了车去,不必顾修撰再带人入库去取——”
话落,他指向三重门过后的一座极大的空院。里面齐刷刷地排放着一辆辆无顶的马车,少说也有百十来辆,都绑着大木箱,里面想来应就是提前备好的军需了。
“明大人有心了。”
顾青云眼神微闪。
“这是本官的职责所在。”明尧之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随即便吩咐了人去牵了马车。
第一辆马车从顾青云眼前经过之时,却见他伸手拦了来。对着身后的三个侍卫吩咐着道:“将车上的东西验一验。”
接着,他不给明尧之反对的机会,便抢在前头道:“为了谨慎起见。还请明大人勿要怪罪。”
明尧之冷笑了声:“久闻顾修撰做事严谨,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既然顾修撰信不过本官,那便开箱来验罢。”
虽是同意了,但话说的的确不怎么好听,就好像顾青云验不出什么猫腻来,就难以台了。
顾青云却不在乎这些。
他给了那三个侍卫一个眼神,便见几人上了前去。
将固定的麻绳解开了来,便见那侍卫徒手搬了一口大箱来。
一侧的差人连带着明尧之都是一惊。
好大的力气!
这箱子本身少说也有五六十斤,里面满满地装着兵器。保守来说也有几百斤的重量,是要两三个力气大的才抬上车的,而他一人竟是轻飘飘地随手就给搬了来。
另外二人便欠身将那箱子上的兵部封条撕了来。栓口一落地,便将箱子打开了来。
并无什么异样。
排放整齐的白刃儿刀,在夜色里显得寒光奇奇。
见顾青云点头,几个侍卫便就将箱子重新盖上了来,又抬到了马车上绑好。
明尧之在一旁眼中含着复杂的笑。
从头到尾也都没说什么。
十余辆马车在几人眼前而过。
明尧之见顾青云仍站在原处,适才开口说道:“顾修撰不如去前堂等候着,待会儿马车全部备好,再找人通知顾修撰。”
顾青云犹豫了一瞬,却又伸手拦了一辆行至眼前的马车。
“明大人的好意官心领了,可此事是皇上吩咐来的,需得再而三的小心才行——来人,将这车上的东西验上一遍。”
那力气大的侍卫便又走上前去。
牵着马的差人身形蓦然一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