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出行(1 / 2)
开铁矿这个思路,林文远无论如何是想对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买铁,无论如何不是正道。
现在和几家商行拼命协商,但铁这东西,少量买都不在话下,几百斤千把斤,很容易弄的到。但过万斤,甚至十万斤,这叫人家上哪儿买去?
一个炉首领几百号人,一年的出产也就几万斤十来万斤,而且矿山星罗棋布,极为分散。整个大明,还没有哪一个矿山如当年官矿那样,能够年产百万斤以上。
永年乐间两亿多斤的铁矿总产量,现在只能是当发梦时才会有的事了。
明初时候,经过严重的战乱,总人口在五六千万左右。
明朝现在这个时候,没有明确的人口计查,总人口是一个迷,谁也不能有确切的数字。但根据后世不少专家学者的一致判定,明末总人口,一定是在一亿以上,这个数字是确切无疑,百分之百肯定的。
一亿以上,是一亿五千万还是两亿,还是最高到三亿,这个数字就是见仁见智了。
张守仁穿越至今,这个问题也是闹不清楚,不过根据山东的州府人口来看,当时的居住环境已经十分密集,山东几个大府,比如济南就是近百万人口,最少在八十万左右,临清、德州、济宁,都是有数十万以上的人口。
登州如果不是被乱兵祸害了两年,人口也是在数十万之多。
整个山东就是这样的情形,更加富裕的南直隶,湖广,又是如何?
具体的数字仍然不能确定,不过明末总人口确实已经非常高,人口密度也是不小了。
人口增加,粮食产量却是下降,而且生铁和铜的产量也是大幅度的下降了。
这个时代,原本就是铁与火的时代,光有银子,顶的甚用?
将来浮山营迟早会膨胀成一个超级大的武装集团,难道那时候铁也是全部购买?
就是这个铁矿,后世没有什么名气,张守仁脑海中印象不深,远不及马鞍山平顶山等后世有名的矿区给他的印象深刻。
但后世的钢铁用量那是现在没法比的,后世中国的钢产量是世界第一,粗钢产量超过七亿吨,不仅是中国的铁矿石远不够用,就是全球的铁矿石也是被中国大量购买,而全球十大钢铁出产国相加之和,仍然不抵中国一国的产量。
现在的大明和后世的情形当然不同,能被称为铁矿的,想来也是有相当大的矿山,出产的数字也不会太低了。
不过想来想去,不如现场实地看一看来的更直观。
这么一想,张守仁便是觉得脑海霍然通透,因向林文远笑道:“我要请君入瓮了!”
“大人是想去莱芜看看?”
“没错。”
“固所愿也,岂敢畏缩?自下官冒昧请求官照,就已经想着自己得亲眼去看看了……大人要去,当然奉陪。”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舒服,你刚说一句,他就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并且能够立刻做出相应的回答。
“唔唔……嗯,就是后天出发吧!”
张守仁想了想,觉得不好做的太过了,人家出差这么久回来,要是要求明天一早就出发的话,他担心林云娘会来撕自己的耳朵,林家嫂子和丈人丈母娘恐怕也不会太乐意的……
“何必后日?”
林文远诧异道:“莱芜我们骑马来回,数日时间也就够了,与家人团聚之期还长,大人之事要紧,凭白耽搁一天,甚属无益。<>”
“唉,好吧,就依你了!”
这一次长谈,使得张守仁对林文远的能力有了一个充足的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