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410章 零九章 暗影(1 / 2)

加入书签

一般来说,一个将领有多少兵,是根据驻扎地方的财力和要紧性,看朝廷倾注的财力有多少,来决定兵马的多少。

关宁一带,就是朝廷最要紧的战略要地,辽西将门,一个个富的流油,祖大寿,吴襄等辽系将领,家丁就有好几千,战马,铠甲,强兵备的整整齐齐,遇到战事,营兵是消耗品,这些家丁才是打仗获胜的基础,也是将领保命的最强力的保镖。

能养活这么多的家丁,是因为朝廷一年给三四百万的军饷,加上辽西将门都是多年经营,每家都有几十万亩以上的土地,给他们种地的军户奴隶每家都有好几万人!

吴襄在其子吴三桂先降后叛后被杀,家产被抄,光是在京师的家里就抄出二百万的家产来,整个吴家,有多少私财,也只能是一个弄不清楚的秘密了。

关宁那里财大气粗,宣府大同一带的将领也还过的去,最惨的就是秦军将领,穷困非常,总兵一级的养兵也就几千,家丁几百,象贺人龙这样出身陕北贺家的世家武将,赫赫有名的贺疯子,步骑家丁在内,一共才两千人左右的兵马,张守仁不靠朝廷拿一文钱的饷,已经养了几千强兵,而今又是大举募兵,两万人的兵马真的募集训练出来,就是朝廷非得倚重不可的一方重将了!

“回宫之后,非得与宗主爷说清楚不可。”

麦少监也是带了任务下来的,对张守仁是以褒奖支持为主,张守仁的实力越强,怕是能获得的支持就越大。

至于拥兵自重,私募兵马,这些在任何别的朝代都犯忌犯禁的事,在大明,反而无事。

将领私兵化,封建化,把营兵家丁化,这些在大明中期已经是朝廷默认的事情了,将领移镇,可以允许带家丁及其家人亲友一起上任,最多的带几千人都是可以的,到这个时世,规矩是早就更宽松了,漫说张守仁招募两万人,就算是招募十万人,只要他能养的起,朝廷那是绝对不会理他的。

……

……

“就这么大举招兵?抚衙的人也帮着张罗?”

东牌楼这里,也是有不少人的眼光注视着浮山营招兵的情形,看到一个个壮实汉子扛过圆木,甚至现场来回的折返跑来确定体能,然后签名画押,按手印,再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站在一边,领安家银子,领号牌,有家人的还在等候进一步的通知,整个工作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边暗处观察着的人就有点紧张了。”

“成,咱们都听长史大人的。”

“不是听我的,是大家商量着办。”

一群人再三再四的拍马奉迎,钱长史冷峻的声调也是变的柔和温存了很多:“这济南城,还是我们大伙儿的,大家和衷共济,迎着曹州那位进了济南,就算大事定局,以后济南这一块,兖州,东昌,青州,仍然是水泼不进,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大伙自然是懂,当下便是都点头应是。

“张守仁的底子,现在也是摸的七七八八的。人家奇怪他养兵哪来的银子,咱们却是清楚。不外乎就是那些个晒盐的盐场搂来的银子,利丰行三好行这几家大商行替他出手,整个登莱,大半青州,小半济南,靠的这些地方,一年搂百来万到手。养活浮山医馆那一大摊子就够受了,还要养几千兵,浮山营的兵,装备多好,那都是银子堆出来的,张守仁的这一次的大功,也是银子堆起来的……没银子,神仙也玩不转!”

在场的,除了孔家和颜家还有曹州来的代表之外,就是本城的商行老板和掌柜,还有一些闲散宗室中的代表人物,也有一两个是王府太监,总之在座的倒是没有不喜欢银子的主,一听这话,除了点头还能有什么?

“嘿,年轻后生,仗着一点盐利养起点兵,也算他有本事,不过胃口太大,小心要涨死哟。”

钱长史虽然是幸灾乐祸的口吻,不过说的话倒也真的是在点子上。

张守仁是精兵之法,这一点当时的人已经全看了出来。五千营兵,除了一千多辅兵外,四千战兵在辽东就是四千家丁的养法。

这个水平,也就是和吴襄这样掌握了百万以上朝廷军饷的大军阀差不多,所以才能立下如许大功。

但过犹不及,以现在浮山的盘子,养两万家丁水平的营兵,就代表收入最少得在三百万以上,在明末通货膨胀的基准上,这是最少的数字。<>

此外,粮食和布匹,火药和生铁,这些战略物资,还不是有钱就能弄的到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