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有感于血香祭大旗的创作而发,请读者进来看看。(1 / 2)
下面,说一下关于天风创作的基本思想。
在这里,说一下关于创作天风的基本思想。因为这些话,是我本人提出的看法,是我个人对历史战争的总结,也是我写本书的基本思想内涵,或许有以偏概全走极端之处,但不可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但凡是写小说的人,无论其写得好与坏,优与劣,表现手法能力突出或糟糕,总有他最基本的一些核心思想。这些核心思想是一个作者区别于其他作者的最大所在,并在以后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中都不会改变的。今天,天风可以用铁血风格去描写它,明天,缘分或许就会写本风格完全不同的搞笑作品,但无论表现形式怎样变,缘分的人生观与核心思想是不会变的。
而在缘分的写作核心内容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性既不本善也不本恶。
善与恶,是人们行为的划分。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四个小孩看电视,其中三个要看动画片,一个要看电视剧。于是大人决定让大家看动画片,理由很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看动画片是正确的。于是想看电视剧的小孩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什么多数人的自私,要强于少数人的自私?
这句话说得很好,因为这正是善或者说是正义的来源。
缘分我本人对善的定义就是:真正的善,并不是无目的的滥发慈悲,它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行为准则。它是以延续生存为目的,以保护多数人利益为手段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为制度。符合这个行为制度的,属于善的。违背这个行为制度的,属于恶。.当两者之间可以用同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出来时,善与恶的界限就会模糊,这个时候,就回到了我们曾经做出过的一个评价:
历史,因胜利而正义,因失败而罪恶。
这句话本身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它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举例说明:就先拿血香祭大旗来说明一下.
。。。。。。。。。。。。。。。。。。。。。
血香祭大旗的目的与意义,在文中做过解释,这里就不多说了。那么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
第一种眼光:浅水清是恶的,他杀人,不停地杀人。他战争的方式与目的就是杀人。于是,屠杀是目的。
第二种眼光:浅水清是善的。他虽然杀了很多人,但是他同样在最短的时间里避免了更多的流血。他是灭国之战中导致的死亡人数最少的将军,事实就是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避免了更多的死亡。于是,屠杀成了手段。
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同一种表现形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善的,一种是恶的。瞧,这就是人性与世界的复杂之处。
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证明一下吧。
gcd解放中国人民,让人民当家做主,这是善的。人们从此获得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目的。
但是当初老蒋是怎么解释这一切的???
“示以小恩,诱之小利,挟民而动,窃国以居。”
很好,一场伟大的以解放人民群众为目的的战争表现形式最终就成了一种窃国手段。.这便成了恶的了。
目的,与手段,这两者的截然不同,却可以用同一种表现方法体现出来,这就是善与恶之间的奥妙之处了。
所以,我也完全可以在血香祭大旗的故事中这样写:
浅水清胸怀至善,不惜背负天下恶名,只为平息战争,减少伤亡。
这也完全说得过去,但那不体现真实人性。
真实人性就是,无论怎样伟大的人物,终免不了自我核心,自我理解这一人性基本特色。所以,一切的善与恶都只是相对而言。在战争之中,那唯一永恒的有意义的,不是善与恶,是强大与弱小,是胜利与失败。
当然,这之是我个人的看法。在这里,必须做出一个补充解释。
当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理解并做出解释的时候,我们通常习惯把一件相对复杂的事情尽量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理解。这样的解释的特点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但是一旦你要揪其不足,就会发现此类评价总会有所偏颇。
因为这个世上不会任何有一句话能够囊括一个世界,它只能代表一个方向。
而世界,永远是多向的。
所以,每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其最终意义不是用来被人当成可戳穿谎言的气球,而是直指其内容核心,忽略旁枝。
在我看来,战争的核心,就是强弱之别,其他一切,都只是旁枝,包括善与恶的区别,包括一切战争表现的形式与手法。没有足够的力量,所谓的邪不胜正只是可笑的谎言。.假如正义可以代表一切,中国何必再发展军事力量,天下都成了君子天下了。
而人活于世,其核心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满足的过程,在面对人类存在意义这类的大课题时,战争都仅仅只是一个旁枝而已。
所以,浅水清是善是恶,真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符合人性的基本特点--有欲望,并为其努力,不断进行自我满足。
如果可以,他会行善,如果需要,他会作恶。他只是在做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这是他的性格,与其他一切东西无关。这就是我写浅水清时,对其为人的评价。
................................
至于历史战争方面,我想说这么几句.
首先我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国家御用顾问,所以我不必在乎人们怎么看我,怎么对待我的言论。我们生在自由的年代,假如连古代战争与国家制度都要采取勿论国事的做法,就未免好笑。
我想做的,就是揭开历史的伤疤,让人们真正地看到历史战争的真相。
我用几句在书中用过的话来表述我对历史战争的看法,
一:战争没有正邪之分,只有强弱之别。不要把每一个被侵略的就看作是正义的。
下面举一个真实例子:二战期间,苏联被德国人侵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么可有几个人知道,德国人侵略的第一个国家--波兰,其实是在侵略前和苏联人约好了一起打的?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其实苏联也险些成为其中一分子。.
那么苏联又为什么要打波兰?原因很简单,波兰人曾经从苏联人的手中抢走过大片土地。
具体我就不说了,我只是想借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太多的真实战争,还有那纠缠不清的历史,都是建立在彼此侵略与被侵略的基础上的。
所谓的正义苏联,曾经和德国人是一丘之貉,而所谓的可怜的波兰,也是依靠战争发展出来的土地。
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除了那些贫瘠到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抢的地方之外,唯一可以自豪的宣称不是从别人手中抢夺领土的,大概就数荷兰了。
他们与海争地,四分之一的国土是建立在海洋上的,依靠填海发展起来的国家。
他们是个例,而不是常例。
我曾经在天风止水之战中用浅水清的口指出止水人的历史也不干净,但显然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那曾经固执的观念:被侵略的,永远是正义的,其实就是一个错误。就如钱钟书说过的那样--仿佛天下喜欢沉默的人,总是习惯性的会被认为不会撒谎。却不知这类人撒起谎来更大更可怕。
二:想要在战争中出人头地,有时你不仅要站在敌人的尸骨上,更要站在自己人的尸骨上。
这方面我不用举例子,大家都很明白是为什么。浅水清一路发展的经历,更是以此为基本前提。他杀衡长顺做卫校,杀惊风展做掌旗,升镇督要杀谁,就不用我来说了吧?
三:战争中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有手段与目的的区别,惟独没有仁慈与残暴的区别。.
封建战争里,仁义就是工具,彻头彻尾的工具。是用来管束人民,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屠夫手段,菩萨心肠,内圣外王,方是成功之道。
浅水清做到了前一半,但没做到后一半,所以他经历了一次失败,但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下一场大战来到前修改了错误,因而才能创造三万里惊虹之战的辉煌。
我曾经在书中举出过李世民的例子,在我眼里,李世民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皇帝,但这不是因为他成功创立了大唐帝国,不是因为他缔造了贞观之治那个夜不闭户的年代。而是因为他能一方面手舞屠刀,残杀自己的兄弟,逼退自己的父亲,霸占自己的嫂子,一方面还能让自己成为千古流传的好皇帝。
行龌龊事,成天下美名,这一点,再没有谁比他做得更好了。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我的读者,那些喜欢或者反对我的看法的人。在你们受过的教育里,看到的小说里,人人都夸李世民伟大的那无数本书中,可有哪一本书,真正指出李建成李元吉腐朽无能的?
这两个被李世民枭首的兄弟,可曾真正做过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恶事?可曾真正无能不屑到令人们可以认为他们该死,令人们认为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是应该的,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