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有感于血香祭大旗的创作而发,请读者进来看看。(2 / 2)

加入书签

不!我看了那么多书,我却从没发现过一起真正的可以让人信服的杀兄戮弟的起因。更别说什么李建成想杀李世民之类的荒谬话了,真正的历史里寻找一下,看看有多少理由充分到在那个忠孝为先的大年代里可以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唯一的理由就是--夺嫡!

李世民做得更直接,夺嫡之后直接篡位!

另一位千古一帝的侯选者,康熙皇帝,其实是一位大刽子手,文字狱坑死贤良无数,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这样的人还想再活五百年?唉!

相反,那称帝之后大杀功臣,遭至骂名无数的朱元璋,其实其本意是为了肃清吏治,整顿朝纲,避免有人因功升骄,得意忘形,结果却落了个骂名无数。

瞧,历史就是如此。恶人们总是有好报,只要干得漂亮,就能得到善终甚至是善名。所谓的邪恶终究会失败,只是一场笑话。

那失败的,往往不是因为他邪恶,而是因为他不够邪恶!

怀善心做恶事,往往比怀恶心做善事更加可怕了。

所以说,要学会做婊子,又要学会立牌坊,这两者都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

浅水清还有些稚嫩,虽是天才,却乏了些经验,因此做事过于凌厉,缺乏柔和之道。当然这也和他无心功名,一些只想娶云霓有关。

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的急功近利,都是为此。

这是他的原则,是他的目标,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只有这个心结彻底解开了,他才能不再有后顾之忧。

所以随着他日后的功成名就,他处事也会逐渐圆滑起来。他将会在后面的战争中采取一些更加隐秘,更加凌厉,但同时又能让自己有所脱身的办法来夺得各种胜利。.

而我在这本书里,就要揭露这真实而肮脏的历史,还原大家一个本来的面目。我无法用真实的历史去述说它们,因为那样会引来更多无意义的争论。我不是历史学家,我有看法,但却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事实上我的看法也仅仅限于看法而已。

就象战争中那句非常重要的话:一个错误的决策,也比没有决策要好得多。

同样的,写小说也是如此:哪怕是一套错误的思想,也比没有思想,要好得多。

我不打算给人太多可以攻击我的借口,所以我写了这部全架空的小说。

不过前几天一个读者说中了缘分的要害:又想要yy小说,又想要真实战争,有些不切实际了。

说得对啊!

缘分汗!

还是以yy为主吧。

四:战争中没有常胜不败的将军,只有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在跌倒中爬起而不放弃的将军。

永远没打败过一次败仗的将军,那是神,不是人。纵横无敌的成吉思汗也不是没碰上过硬岔子,啃得嘴角流血。古来名将们的成功都不是建立在每战必胜上,但是一定不会因为一场失败就彻底失去翻身的能力。

刘备一辈子都在打败仗,最终却建立了蜀国,他不是世之名将,却绝对是个优秀的领袖。说起来刘家的人好象都有这天赋,刘邦刘秀都是从无数次败仗中站起来,成立起诺大汉家王朝的。

相比之下,楚霸王一世英明,战无不胜,结局如何?拿破仑天资纵横,英才绝羡,可是一朝滑铁卢便只能抱憾终生。.汉尼拔世之骁将,战无不胜,最终却还是没能征服罗马帝国,惜败天下。

现在的浅水清,就是楚霸王,就是汉尼拔,没有一些挫折经历,他注定不可能成为刘邦那样的人物。

我不会让浅水清一辈子都打败仗,最后一次却成功。就网络小说而言,这样的故事会让我没饭碗的。但在无数次胜利中不给他一次失败,不让他经历一些成长,那么这本看上去不yy的小说,其实已经yy到没边了。

所以,大梁城突围战,是我设想中最好的一场败仗,我已经没法再把一场失败的战争以更加完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样,败而不馁的他,依然注定了要在这场灭国战争中取得大胜,或许不那么完美,却更加真实。

五:行奇走险,只能一时得逞,当时的妙棋,在事后就可能会变成臭棋。战术上的成功,也许会付出战略失败的代价,同样,战略上的成功,也需要战术上的支持。

赤水镇兵变,浅水清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利用易星寒护坝也是正确的。

这是战略上的成功,相比天风军的全面进入,护民军的崛起仅仅是一个小插曲,浅水清受的苦难,仅仅只是一点小挫折。

或许是因为大梁城突围战之后的描写过多,以至于很多人会产生纵走易星寒是错误的想法。但事实却是,这依然是一步好棋,只是其中需要付出的代价,由浅水清一人,而非整个天风帝国来承受罢了。

此外,天风目前的故事,还集中在战术层面,这主要是因为,这是天风写作的一个基本特色。.

太多的军事战争小说,仅从战略角度去写故事,对于战术方面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却是太少太少。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要想成功,就得走点和别人不同的道路。天风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战术战场的描写上,对于战略大局,事实上只是一带而过,原因就在于此。

至少,我本人是几乎没有看到一场局部战争写几万字的小说。有人说我拖沓,有人说我凑字数。那可真是太冤枉我了,要知道,战争细节的描写,本身就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只是大家喜不喜欢罢了。当然,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会尽力写得更好一些,更精练一些。

有人说你把最简单的人人都懂的道理描述得太多,我得说,我从不认为这些道理简单。我用大篇幅所述说的道理,往往正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因为如果你们真正知道,你们就会发现,我所谓的那些道理,其中是有许多错误和虚构的。

但是没人指出来,反而告诉我这些道理不必累述。

这其实真是错的,因为为了编织这些理论,我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呢。你不喜欢,我固然失望,但这样的说教,却无可避免的将成为缘分小说中的一个特色。。。我本人是极喜欢看这类有说教内容的小说的。

不能带给大家知识与理论的东西,我通常不会有太多兴趣,要知道哪怕是虚假的,构造出来的理论,也是需要一番精心设计的。

当然,血香祭大旗的后半段,我还是反思了一下,很显然,虽然我希望能尽力展现出战术场面中一些大家没有看到过的故事,但是过犹不及,我还是应当精简一下。.假如从大梁城突围战开始进行删减,去掉至少五万字,我想这一部故事会好看许多。

书是慢慢写出来的,一小段些得不太好,不代表后面就会一直不好。我会修改曾经的错误,然后继续写好。

说教,依然会有,但是会尽量精简,情节发展,则将会加快。

为此,就在昨天我一口气删掉了两万字的决战风雪之巅的存稿。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每章写多少字。我的回答是:我写东西不看字数,只根据内容需要。

这就是我可以说自己不凑字数的最大凭依。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一些次要问题上,我的着笔看来过多了些,就故事性角度而言,有筛减的必要。这也和连载性质有关,随着每天的更新,你实在很难进行反复修改。否则保证了质量,却大大影响了速度。真正的写小说,本应当是写了十万字后至少要进行一番大删改,然后去芜存菁。但是网络连载的特性却使我很难做到这一点。当然,这也和我个人能力水平有关,我只希望自己能在不断的写作中进步,能把故事写得更精彩一些,尽量减少一些修改的必要。

就说这么多了。

(天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士兵突击和投名状。那个时候,我坚信一件事:当前社会,成才那样的人,不应该遭遇电视中那样的待遇。因为他这样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中的标准性人才。他无论是在现实世界里,还是古代世界中,都注定了应该是成功人物,而不是失败者。他不该,也不能失败。当然,浅水清比成才,除聪明外,更多了一份霸气与魄力,这使他们绝不相象。至于投名状,也是同样的理由。李连杰那样的将军,才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将军,尽管为了我们的价值观,而选择了让他死去,但事实就是,他这样的人,在古代世界里,只会活得滋润,活得舒畅。当然,我们至少保留一些东西,那就是绝不会出卖自己的兄弟。是这两者的结合加以改变,从而催生出的浅水清,他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战场英雄,一个非正非邪,为了胜利与梦想而不惜一切手段,但同时也保留住自己的底线原则的将军。)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送鲜花

扔鸡蛋

投贵宾

functiontobaidu(){

window.location.href=“(“site:“+bookname);

}

{.69zw来六九中文看书交同城书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