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当年也造过飞机(2 / 2)

加入书签

尽管在美国人转让这两种飞机制造技术的时候.留苏的学生才刚刚开始陆续回国.但底子已经打下來的中国人.不在是只能停留在对飞机零部件组装的阶段.已经开始陆续掌握飞机制造的工艺以及技术.

同时又通过仿制飓风四型战斗机使用的灰背隼二七发动机.掌握了西方先进的发动机制造工艺.也正是有了这些底子.抗联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吸收了这两种飞机的制造技术.初步具备了大型飞机的生产能力.

即便美国人拒绝了抗联订购一部万吨锻模液压机的要求.而之前进口的十二部上千到五千吨级别的锻模液压机.也逐步解决了大型飞机制造所需锻造构件的问題.等到美国人想起收紧口子.却是已经來不及了.身子骨虽说还远不能说是硬朗.但是不久之后腾飞的翅膀却是已经长了出來.

至于那些为中国人自己生产飞机.做出了相应贡献的木匠.杨震也沒有忘记他们.虽说无法给予他们太高的薪金.但是却给予了很大的荣誉.在这些人全部退出飞机制造一线之后.由东北人民政府给这些人.全部发放了一等红旗建设奖章和三级特等劳动模范勋章.

这两种勋章和奖章.是东北局专门设计用來授予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建设之中.有突出贡献的工人而设立的.一等红旗奖章是奖章之中最高的.三级特等劳动模范勋章虽说是勋章之中最低的一档.但是授予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这些奖章和勋章.是在抗联与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商议之后.给予这些作为中国航空发展奠基石人群之中.一个特殊人群特有的待遇.以表彰他们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做出的应有贡献.

而在眼下对于杨震來说.最重要的就是夯实这最基本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未來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个基础必须要现在就打好.所以在此战结束之后.抗联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采取守势以恢复元气的情况之下.

整个四二年下半年至四三年上半年.杨震除了将精力放在部队扩编.人员的调整和补充、装备制造与更新之外.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航空工业、军工产业整顿.以及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上.

美国人虽说给的装备不多.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军工原料和设备提供上.还是基本上达到了抗联的要求.除了重轰炸机之外.抗联将很大一部分的援助份额改为了机器设备.这一点.也正是被重庆接连抗议搞的焦头烂额的美国人所乐见的.

美国人真正收起口子.那是四五年初发现中国人已经完全掌握b二四轰炸机制造技术后的事情了.至于四三年和四四年两年.美国人在工业设备以及转让一些技术方面.口子还远沒有那么的紧.

尽可能的完善抗联自身的军工制造能力.加强其在战争期间自身造血功能.这无疑会极大的减轻美国在外交方面的压力.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四四年的下半年.美国方面在工业设备.以及技术转让方面虽说慢了一些.也沒有完全的按照协议來.但总体看來应该说还是比较大方的.

作战装备主要集中在坦克、各种战术飞机上.真正用于步兵的火炮一类的装备.反倒是可有可无.而杨震对于美国人的这个做法.自然是乐观其成的.从苏联人那里搞來的三手装备.虽说是三手的.但是对付日本人还是足够了.

同样要占据份额.那么还不如将主要的项目放在工业设备上.只要苏联人能提供足够的德国战利品.他不在乎美国人在装备上的违约.他知道与美国人翻脸是早晚的事情.趁着这个机会多搞些机器设备.相对东北來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尽管对杨震那个丰收者行动带來的后果.相当不满意.但是对于那些熟练工人.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还是欢迎的.在剔除了部分不可靠的工人之后.剩余的大批工人在东北工业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像杨震当初判断的那样.这批熟练工人虽说其中的技术工人不多.但是却缓解了工厂建设合格工人数量不足.培养的速度也赶不上工厂建设的缺口.这批工人抵达之后.原來一直无法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汽车、坦克制造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坦克和飞机制造工业.那些从奉天南满飞机株式会社.以及九一八坦克大修厂抢运出來的工人.解决了大问題.中国人第一辆自己制造的坦克.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都是从这些人手中生产出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