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不单单是城市(1 / 2)
不过将神户、名古屋夷为平地.并彻底的摧毁了大久野岛这个毒气战基地之后.并不意味着抗联的轰炸力度会有所减轻.这些地方的军工厂.以及化学战生产基地.只是抗联的第一批目标.
杨震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战胜日本人.还要从精神和意志上彻底摧毁日本人.在休整并对战术进行了一定总结以及调整之后.而空袭暂停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时间进入四三年的时候.抗联用炸弹对整个日本四岛的居民.致以了热烈的节日问候.
东京城区日本人的一九四三年新年.是随着抗联的大规模空袭拉开的.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一日清晨三时.二百架抗联的斯特林轰炸机.一百架七十架b二十四轰炸机.在电子战飞机的配合之下.准时的出现在日本东京上空.将携带的六百多吨美制凝固汽油弹.全部倾泻在东京城区.
抗联对日空袭.美国人除了提供轰炸机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美制凝固汽油弹半成品.这些美国人自己研制出來的凝固汽油弹的威力.略微超过了抗联自己研制的同类产品.在后方工厂完成组装之后.杨震沒有丝毫犹豫的将其直接用到了日本人的头上.
而随着美英轰炸机的陆续抵达.以及采取流水线态势培养的空勤人员数量越來越多.抗联可以投入对日轰炸的力量也越來大.美国人在装备和工业设备的援助上抠抠索索的.但是对于抗联对日轰炸所需物资方面援助.却是相当的大方.英国人的大方劲.也不次于美国人.
不仅在重型轰炸机援助数量上相当的大方.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就给了二百架.油料、炸弹半成品、飞机零部件等需要.也是出手相当的阔绰.抗联一时无法自产的优质航空燃油的数量.甚至还要超过给予苏联的量.
到四三年年底.抗联重型轰炸机群的数量.始终保持在五百架以上的随时可以出动的规模.大批的b二十四轰炸机、斯特林轰炸机.将成百上千吨的高爆炸弹、凝固汽油弹.投掷在日本本土.
甚至到了四四年.抗联曾经在多次轰炸之中出动了上千架的斯特林、b二十四轰炸机、b十七轰炸机.以及大量的其他种类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在大量电子战飞机的配合之下.对东京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略轰炸.东京市区一天之内落弹三千余吨.几乎整个东京市都被彻底的毁灭掉.
随着抗联对日本本土轰炸的力度越來越大.将日本人陆军航空兵的力量从前线不断的削弱.不仅战损的飞机无法补充.为了增加本土的防空能力.日本人只能不断的从东北向朝鲜.以及本土抽调作战飞机.
为了保证本土的安全.日本陆军航空兵抽调大批兵力.沿日本海沿岸分别以朝鲜和本州设置了三道拦截线.试图将抗联的轰炸机群拦截在日本海上空.以尽可能的减轻抗联对本土的空中威胁.
但构筑这三道空中拦截线.对于日本人來说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着上百万平方公里.南北宽两千三百余公里.东西间隔一千三百公里的日本海这么大的面积.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要知道南北长度在一千二百多公里的日本列岛.四个主要岛屿中的三个北海道、本州、九州.西部几乎全部都在日本海沿岸.面积广大的日本海.几乎全部成为抗联轰炸机群出入的通道.
海内基本上无大型岛屿.无法设置前哨基地.甚至小岛的数量都不多.主要集中在朝鲜和日本本土周边的日本海.让抗联都不用刻意的选择航线.只要尽可能的离朝鲜半岛南部.远一些就可以.
日本人在海上控制的独岛、郁陵岛、隐岐诸岛.又是抗联重点盯防地区.日本人想要在这些岛屿上设置雷达站.可沒有等修好又被炸.炸了再修.修了再炸.这几个雷达站.从日本人开建.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沒有修好.更沒有发挥日本人期待他们发挥的作用.
无奈的日本人.只能将雷达站后撤设置在沿海一线.日本人不仅在本土与朝鲜半岛南部沿着日本海一线.建设了数个大型的雷达站.提供所需的大量情报.在日本海上部署了大量的轻型舰艇.作为防空警戒舰艇.
但日本人的雷达技术发展缓慢、水平落后.最关键的是笨重的吓人.那些拖网渔船改装的所谓警戒艇根本就无法安装.部署的警戒艇数量虽大.但是在观测手段上还是以望远镜加上听音筒为主.
在抗联的通信干扰之下.这些警戒艇就算捕捉到抗联的轰炸机群.也无法将消息在第一时间之内传递回本土.再加上抗联每次出动轰炸机群.都会有伊尔四或是db三轰炸机.清理这些警戒艇.日军在日本海内虽说部署了大量的警戒艇.但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日本海军又无论如何在抗联从來不轰炸自己势力范围的情况之下.从太平洋战场抽调大中型舰艇回來承担本土防御警戒舰的任务.而且在美军反击力图越來越大.自身都感觉舰艇不够用的海军.也实在无力抽调太多的舰艇回本土增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