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不单单是城市(2 / 2)

加入书签

海军唯一标示的支持.就是派出刚刚服役的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与金刚号战列巡洋舰一起搭伙.在两艘重巡洋舰外加十几艘驱逐舰的护卫之下.跑到图们江口对珲春境内的抗联雷达站.一口气打了六百多发四百六十毫米舰炮弹.

除了炸平了几个小山包之外.基本上沒有取得任何效果的炮击.也是海军唯一一次实际上的支援行动.在抗联出动的几十架布伦海姆轻轰炸机机的围攻之下.挨了十几枚无关痛痒的火箭弹.以及两枚航空近矢弹.一艘驱逐舰被炸伤之后.海军立即撤回了所有舰艇.在沒有一次类似的行动.

无奈之下的日本陆军.想要彻底封死抗联的轰炸机群突入日本本土的路径.日军只能想办法抽调大批的航空兵.日本陆军航空兵为了构筑这三道拦截线.抽调回本土和朝鲜境内大批的战斗机.

在这种态势之下.缺乏性能足够空优战斗机的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承受的巨大压力.到了四三年初暂时反倒是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被日军新式战斗机压的很窘迫的战斗机部队.总算可以略微的缓一口气了.

在十月初的那次大轰炸不久.面对着遭到重创的本土.为了保证本土的安全.日本陆军不得不将所有的二式战斗机.全部撤回到本土担任防空任务.同时关东军补充战损飞机的力度和速度.也在不断的下降.

对于日本人來说恼火的不仅仅是抗联对本土轰炸.其所采取的釜底抽薪战术.给本土的军工生产带來的损失.通过不断的点燃一个又一个的日本城市.对国民将战争维持下去的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更让日本人无语的是.抗联的轰炸不仅仅是持续在城市.在乡村做的更加过分.不断的派遣飞机.对日本的铁路、公路系统.甚至城市被其轰炸后的废墟之中.都投掷了大量的地雷.

而且这些地雷.全部都是木壳制造的.投掷在什么地方.会根据季节变化以及当地的环境漆上一层保护色.而且对其外形加工上.还做了一定的伪装.工兵排除的时候不仅异常的缓慢不说.还自身被炸的损失惨重.

最让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齿的是.抗联投掷这种很难排除的木壳地雷.并不仅仅局限于交通线和工厂区.甚至对日本本土的主要产粮区.也大规模的投掷外表刷成绿色或是土黄色的地雷.

这些外表被伪装成一个土块.一个罐头.甚至一个零件的地雷.给日本人造成了比大轰炸还要无穷无尽的麻烦.因为这些地雷数量之大、分布之广.就是日本人调集了所有的工兵.也无法短时间之内排除掉这些地雷.更何况很多的时候.这些地雷究竟什么样.工兵都分辨不出來.

当然如果日本人有耐心的话.让这些空投下來的诡雷就在那里呆着也不是不行.抗联的这些地雷都是木制的.而且是经过特殊设计的.都是有一定保质期的.如果遇到雨天.碰上大雨会引爆.遇到连绵小雨的时候.随着雨水的浸透也会导致地雷失效.

遭遇到啮齿类动物或是蚁类的嗑咬.也是很容易被破坏掉的.当然如果日本人倒霉.正赶上连年干旱.或是老鼠都被打绝了.那么就别怪人家了.毕竟设计武器使用寿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可能的将使用寿命设计长固然不容易.涉及到的学科n多.但有意识的将寿命设计短一些.在还要保证威力的情况之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知道即便是木制的地雷.如果用了好木材和采取一定的工艺.维持几十年的寿命也沒问題的.

至于为何将这些地雷.设计的使用寿命都不长.原因很简单.杨震可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部队踏上日本本土的时候.踩中自己埋设的地雷.一年时间最好.略多一些他不在乎.但只要别短到三两天就失效.他也无所谓.

这些地雷都是用军工厂制造武器装备.尤其是生产枪托和制造飞机下脚料制造的.而且这些地雷大部分都是军工厂工人在业余时间.作为一项消遣制造出來的.既沒有浪费除了炸药之外太多的原材料.也沒有浪费什么工时.

雷体的结构和密封办法.还是一个在飞机厂工作.曾经专门给庙里建造柱子的木匠灵机一动提出來的.至于炸药.都是拆卸日本人投掷下來未爆炸的炸弹.以及到期的炮弹.就是引信的制造麻烦了一些.但也沒有太过于麻烦.毕竟抗联的兵工厂制造各种地雷引信.都已经是熟能生巧.甚至比制造子弹还要熟练.

唯一的麻烦是.为了制造减速伞.根据地内很长一段时间沒有手绢和雨伞出手.在降落伞有限的情况之下.改为采取了毛巾等东西替代.又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艺.发动根据地内所有的家庭妇女参与.一年就可以制造出成百上千万的超小型的降落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