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总攻击令(1 / 2)

加入书签

好在在北平战场上.眼下的日军因为北平眼下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沒有固守北平城.还是以固守北平周边的制高点与战略要点为主.并在北平周边的制高点与战略要点上.不断的反复与抗联的攻击部队争夺.

北平战场上的日军.为了保证北平战场的安危.在陈翰章的西线迂回穿插集群.就在冈村宁次的眼皮子底下.沿着北平西城墙根南下的举动.非但沒有让日军收缩防御.反倒是为了切断抗联穿插部队的后路.不断的在北平城周边战场上发起战术反击.

试图尽可能的拓宽防御纵深.保证北平城的安全.确保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的安全.尽管冈村宁次此刻的官邸与司令部.早就搬进了城内的原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府.但这是关系到东方人特有面子的问題.北平战场上的日军也只能尽力而为.

堂堂一个方面军司令官.被人堵在大门口狂揍.只能抱着头死守.这对于日军來说.无论是战术还是面子都不可能接受的.再加上战略上的要求.日军对外围阵地的争夺可谓是全力以赴.

尤其是平西的西山与香山.大石河至琉璃河一线.平北的高丽营、小汤山、顺义一线.平东的通州、大兴、马驹桥一线.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两军沿着北平城外的战略要点在在反复的冲杀着.

仅仅在平北潮白河两岸的牛栏山至北小营一线.抗联在平北承德攻击部队一个加强团.在晋察冀军区一个独立团的配合之下.与日军六十三师团步兵第六十七旅团主力.反复争夺十余次才最终确定了这个北平城北门户所在地的归属.

整整三天的激战下來.这加强团伤亡三分之二基本被打残.晋察冀军区参战的那个独立团.也伤亡过半只能缩编为一个营.而当面的日军第六十七旅团.也基本上拼成了一个空架子.后撤回高丽营的时候.全旅团连同马夫等非战斗人员.已经不足五百人.

为了争夺这个进入潮白河平原的门户.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中日双方对这片山前平原地带的孤丘.发射了三万余发炮弹.海拔八十多米的牛栏山主峰阵地.被炮弹硬生生的削低三米多.整个山体被炸成了一片浮土.山上被炮弹炸起的浮土之中.抓一把满手都是弹片.

山上始建于元末元圣宫.被密集的炮弹炸的连残垣断壁都沒有剩下.周边几个村落.也全部在战火之中被摧毁余烬.此战的代价虽说不菲.但是在拿下牛栏山一线之后.抗联彻底打开了南下北平的通道.

此战过后.平北的六十三师团主力.在有生力量已经折损过半的情况之下.后撤至小汤山高丽营、马坡.而这一线已经地处北平周边的平原地带.相当的有利于抗联发挥火力上的优势.

目前北平周边的整体上.已经完成对日军各个方向分割的战局态势.也正是杨震坚持先打北平的主要原因.而日军坚持在北平城外反复争夺.也给抗联创造了一个相当难得的战机.眼下的这个战机稍逊即逝.一旦不能抓住.再付出的代价要大的多.

如果日军真的全线缩回北平城.杨震都不知道同样投鼠忌器的自己.能不能下达攻击命令.因为在他的那个应变计划之中.要求部队一旦攻城.除了突破城垣阶段之外.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一律不许使用火炮.

北平为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近千年.自明清以來更是经过不断的维修.不仅城墙又高又厚.还分为内城与外城.尽管在进入民国之后为了维修道路与铁路.将城墙拆除了一部分.但是整体结构还保持的异常完整.

而且城内遍布大大小小.几乎是迷宫一样的胡同.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甚至有人说北平城内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历史.即便是不使用火炮.这么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战下來.北平城内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

在加上日军一向以顽强著称.这种情况之下不使用火炮.攻城部队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也就是说为了实在逼不得已.必要的情况之下攻城.杨震已经准备拿出相当大的代价.甚至是伤筋动骨的代价.

而这种代价.是杨震轻易不会舍得的.更何况一旦北平城真的打烂了.不仅仅是中央.作为前线指挥员的自己.也一样要背上很沉重的政治包袱与历史包袱.这其中的是非功过.谁又能说的清楚.

抗联禁止使用炮兵.可谁能保证日军不动用炮兵.不过眼下好在日军将几乎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放在了城外与攻击部队逐点争夺.这就给抗联歼敌于城外.制造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基础.

只要不用强行攻城.在城外付出一部分代价.彻底的打垮日军在北平城周围的重兵集群.为确保正在进行的南下作战部队后方稳定.以及可以解决日军在整个华北战场上最大的一个战略集群.杨震也就认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