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诱饵(1 / 2)
只是相对于想方设法为华北方面军.筹集援军的大本营來说.此时已经抽光了所有的航空部、坦克、反坦克炮.百分之八十的重炮部队.以及几乎全部机动兵力的中国派遣军.即便是倾尽全力挤出一些兵力.勉强抽调了四个步兵大队之外.再也无力给冈村宁次与内山英太郎中将.抽调任何的援军.
除非放弃华中、华东更为富饶的占领区.否则眼下的中国派遣军.实在是已经无能为力了.为了能够救援目前处于崩溃的华北方面军.派遣军再三向大本营要求放弃山西.将第一军撤到河北参战.
尽管做出这个决定.派遣军也是绝不情愿.但战役打到这个态势.已经沒有了多少底气的派遣军司令部.也不能不往最坏的方面考虑.一是冀中战场急需援军.这两个师团就算安全顺利抵达冀中.也未必可以扭转战局.
在战场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如果多投入一些援军.自然把握还是更大一些.而且日军一贯的赌徒性格.不输光手中的本钱.他们也是轻易的不会低头的.在这种性格之下.在战场上自然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至于本钱会不会输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万一多投入一些兵力.沒准还兴许能够挽回战局呢.反正第一军现在处境很不好.与其在山西战场粮弹两缺的就那么耗着.还不如调动到河北战场.加强河北战场的实力.
再一个.恐怕就是与整个华北战局有关系了.如果此次冀中会战失利.整个河北都丢了.原本已经三面受敌的第一军.将会成为一支孤悬在敌人后方的孤军.那岂不是成了日军送到中国军队嘴边的一块肉了.
与其冒着整个第一军.全部丢掉的风险.死要一个面子.还不如将其撤回到河北战场.增加在冀中方向投入的兵力.一旦第一军能够顺利的撤离山西.从晋东南出太行山.到时候河北战场的共产军.反倒是处在腹背受敌的态势.
到时候整个战局的发展.反倒是对日军有利.在几经权衡利弊之下.中国派遣军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山西.将整个第一军撤回河北战场.尽管这个决定很困难.但眼下的局面恶化速度之快.让畑俊六也不能不慎重考虑.第一军留驻山西还有无太多的意义.
在畑俊六大将与参谋长几经研究之下.最终还是在保证对太原和正太铁路控制.以牵制山西共军与重庆方面军队.向东推进的情况之下.选择了将第一军大部撤离山西.只是考虑到整个第一军.同样面临的艰难处境.南京的派遣军司令部.甚至还提出了一套计划.
同样也抽调不出太多援军的大本营.最终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批准了派遣军的全部计划.命令驻山西的第一军各部.放弃整个山西除了太原至石门的正太铁路沿线之外.所有的控制区.
包括驻运城、晋南的各个师团在内.全军采取交替掩护.强行脱离山西战场共产军纠缠.全力撤向豫北以及冀南.待完成整补之后投入冀中战场.至于具体撤离办法.由华北方面军与第一军自行拟定.
在山西的所有侨民.则暂时集中到太原、阳泉.待此次会战结束之后.在陆续撤往其他方向.但大本营虽说同意了畑俊六的请求.可也明确提出要求.那就是山西绝对不能移交给共产军.更不能交给重庆的中央军.
接到大本营的密令.第一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中将.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立即派出一名高级作战参谋.秘密与第二战区接触、谈判.第二战区要保证第一军安全撤出山西.第一军可以将目前除了太原之外.所有的控制区都移交给第二战区.
但其也警告二战区的那位山西王.在第一军完成收缩、撤离之后.山西境内除了晋南之外.其余的地区只允许他的晋绥军进驻.不允许重庆的中央军进驻.同时二战区必须要配合第一军行动.使其能够摆脱共产军无穷无尽的纠缠.全军完成收缩和转移.
并保证在第一军主力撤离山西之后.太原与正太路的不受到任何的攻击.以及保证正太铁路.在第一军主力撤离山西之后不受到攻击.如果第二战区允许中央军进驻.日本军队将视其违约.保留攻击的权利.
那位视军队如生命.虽说拿了大批的装备.但是为了保存自己已经所剩不多的实力.内心却依旧不想行动.眼下正为重庆.再三严厉要求自己反攻晋东南的要求.而头疼的那位山西王.对于这个天上掉下來的馅饼.刚一开始的确欣喜若狂.
日军提出主动撤退.并将其在晋南、晋西南、晋北的控制区.移交还给自己的二战区.对于他來说不用损失实力.便能恢复原來的地盘.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虽说太原还要在其控制之中.但毕竟大部分地盘都已经回到自己手中.
这不仅仅让自己减轻了重庆方向的压力.最关键的是也可以恢复自己的地盘.而有了地盘他现在已经相当残破.全军虽说还有八个军的番号.但是实力已经不足十二万人的晋绥军.也就有了恢复实力的机会.至少兵员与经费的补充.再也不用看重庆方面的脸色行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