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读后感——二月河人物系列评论-阿琐(1 / 2)

加入书签

二月河系列评论-阿琐(1)分类:二月河系列-女子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这句话用来描写阿琐的故事是很恰当的,也体现了二月河深厚的红学功底。

对于阿琐的描写,就如同是速写、是白描,淡淡几笔,却深深刻在读者的心中。

仔细搜索全书,阿琐正面出场四次,侧面出场数次。

阿琐的四次正面出场中,两次分别是在康熙2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这充分说明了这个人物对于情节的意义。

初遇

第一回中,阿琐和周培公初识,细想起来是一场混乱,刘一贵调一戏阿琐,周培公挺身而出,但恶人势大,竟反而被打,幸得龚荣遇相助,兄弟见面好不开心,阿琐此时,早已下场,总不叫人太惦记。

其实,第一回细细咂摸,已经埋下了第二部的所有主要主线:傅宏烈这个人物和三藩紧连,此外,还牵出了小张良汪士荣,顺便连汪士荣的一性一*格一并概括了。一封荐书,不着痕迹交待了伍次友的行踪和明珠当下的权势。平西王的近况,埋藏在街头巷尾的碎语中。他乡遇兄,却又联着第二部极其重要的平凉王辅臣。

这些人物在第一回匆匆闪现,其实都是要再相见的,而今后的每一次相见,都是第二部中重要的情节:定情、点兵、劝降,没有一场不叫人难忘。

倾心

第二次相见时,阿琐正如其名,将周培公的命运,和康熙锁在了一处。康熙手中一粒并不起眼的金瓜子,从此成了书中最重要的物件之一。

那是周培公一生事业的最低点,此时的关怀,也最是教人难忘。

彼时是培公仗义相助,此刻是阿琐赠食赠簪,易地而处,两人心地竟如此相似。

“他是一个刚直的男儿,你是一个良善的姑一娘一。”

少年康熙的评论很是朴质,难得没有帝王的味道。

之后的事情多少有些小说的痕迹,待到周培公乩仙为诗,湘鄂会馆众人刮目相看时,阿琐已然收摊离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