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 / 2)
他坚持说:“有用的。”
“大爷有没有算过你能不能出国?”
他被问愣了,肯定是大爷没算这一点,因为大爷的“神眼”看不到那么远,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出国的事,兴许连世界上有外国都不知道。但他替大爷辩护说:“我妈没问么。”
这个她相信,因为他妈也未必听说过出国的事,但一个人如果真能算出别人的命来,还需要人家问?不问就能算出来,那才叫本事。
她问:“大爷还算了些什么?”
“他说你——很憋犟,要多——压着你一点。”
“他有没有教你怎么压?”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怎么压。”
她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宝伢子,你想别处去了吧?”
他很严肃地说:“没有啊。”
“你是不是想到——那个什么压上去了?”
“哪个什么压?”
“就是——床上的事呀。”
“是床上的事么。”
“什么?大爷说的压——真的是那个意思?”
“那你说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比喻的意思吧?比如说把我管严点之类的。”
“管严点当然是应该的,但主要还是——床上要压住。”
她笑昏了:“呵呵呵呵,这也太迷信了吧?”
“不是迷信,是真的。以前有个皇帝,就是因为床上没压住皇后,就被皇后篡了权。”
她暗想这辈子算完蛋了,床上就别想什么花样了,这人为了压住我不造反,每次都会用那一个姿势,多枯燥啊!估计皇帝的性生活也很枯燥,三宫六院那么多女人,个个都得压住,一个不压住就有可能造反,次次都得用那一个姿势,还不把皇帝憋闷死了?
她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个外教说过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现在看来中国人一点也不缺乏想象力,这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想得出来,你能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吗?只不过想象力用的不是地方而已,好像愁怕自己的日子过得太舒心太自由了似的,想也要想点事出来麻烦自己,禁锢自己。
她好奇地问:“那你现在没——压住我,怎么办?”
他搔搔头,无可奈何地说:“现在——根本就不该做那事嘛。”
“但你做了那事,会怎么样?”
“会散胎气。”
“你现在不怕散胎气了?是不是因为知道我怀的是女儿?”
他不承认:“是你叫我做的么。”
“我叫你做,你可以不做呀。”
“你说不会散胎气么。”
她不想进一步激他了,好不容易才达到目前这种融洽的鱼水情状态,可别因为几句话给毁掉了。
那年的春节,“宝伢子”没回满家岭去,他说是因为春节要在医院值班,但她怀疑他是因为没完成岭上的爷布置的任务,没脸回去见人,在外面躲避来着。
不管是什么原因,她都举双手赞成他的这一决定,最好是他今后一直都不回满家岭去了,也可以少受岭上爷们的坏影响。他到目前为止已经受的影响,她可以一点一点消除,但如果他不断地回去受影响,那就麻烦了,她这一辈子都消除不完。
可惜她公公婆婆不服a市的水土,不能在a市长住,要不干脆把公公婆婆接到a市来,他再也不用回满家岭去,而她也有人照顾孩子,那多好啊!
那个春节可把她忙坏了,因为那是她自立门户后过的第一个春节,总得要搞出点春节的气氛来。
她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二十多年,从来都是跟父母一起过春节,大局都是父母定,她只帮着跑跑腿,再就是帮着吃喝,还领一帮子同学朋友来家吃喝。但今年不同了,她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不能赖在父母家过春节。
她一下子有了顶天立地的感觉,很新鲜,每天都在计划这个春节怎么过,要请哪些人来吃饭,准备些什么菜,该买些什么原材料;要去哪些人家里吃饭,该买什么礼物,封多少红包;还有春节的传统礼品和小吃,都得操心准备。
她专门找了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划划,安排春节的事,每次写好了购物单子,就差“宝伢子”去购买,那些复杂的精细的贵重的东西,她还亲自出马,跟他一起去购买,成天忙忙碌碌的,很有小主妇的感觉。
而他对这事也很感兴趣,大概也是第一次另立门户过春节,第一次有了“户主”的感觉,也找张纸写写划划,今天给谁拜年,明天请谁吃饭,后天回访谁,大后天谁来回访,像搞科研一样认真。
那个春节他们过得又忙碌又充实,只要是他不值班的日子,他们都在忙着请人和被请。他那边的朋友,大多数是满家岭周边的老乡,很多都是到a市来打工的,各方面都比他差,对他自然是羡慕得无以复加,房子又大,装修又好,老婆又是城里人,还是大学老师,教外语的,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宝伢子”在一片艳羡声中,自我感觉无比良好,脸上非常有光,晚上搂着她,总是感激地说:“媳妇,你太好了,太让我长脸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的女儿满丁丁出生了,七斤半的胖娃娃,长得十分可爱,眼睛又大又黑又亮,是产科公认的小美人,小公主。
做爸爸的可开心了!每次到产房来,总是隔老远就听到那些女护士在跟他打招呼:“满大夫,又来看你的小公主了?”
而我们的满大夫就像真的是公主她爸一样,得意地回答说:“是啊是啊,你们把她送出来了吗?”
“送出来了,送出来了,满大夫亲自来了,还能不送出来?”
同产房的人也都一箭双雕地夸奖满丁丁:
“哎呀,这孩子跟爸爸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呀,真是当电影明星的料。”
“女儿像爸有饭吃哦,这孩子长大不愁吃穿。”
“满大夫,我可跟你说好了,将来孩子长大了,我们两家要做亲家的啊。”
满大夫每次来都被人羡慕和恭维,从进门起就笑得合不拢嘴,估计嘴都笑大了许多。
丁乙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看来“宝伢子”以前那么稀罕满家岭那一套,是因为他没过过别的地方的生活,以为全世界人民都像满家岭人那样生活呢。他虽然在a市读书工作多年,但一直是单身汉一条,不知道a市的家庭生活是啥样的。以后等他过习惯了,自然会把满家岭那一套扔到脑后去。
接下来的日子,跟别人家没什么两样,都是既忙碌又充实,有刮风下雨的日子,也有风和日丽的日子,有孩子生病的日子,也有孩子不生病的日子,有心情好的日子,也有心情不好的日子,但没什么大风大浪。
一直到孩子三岁之前,她都没再去过满家岭。他每次回去,都叫她带着孩子跟他一起回去,但她总是扯这个理由那个理由拒绝了,那些理由也是真正的理由,比如路远啊,交通不便啊,没个好厕所啊,等等,但最根本的理由她没说出来:她是她担心孩子的安全,在那个天高皇帝远的岭上,人人都那么重男轻女,谁知道会干出什么来?
孩子三岁的那年五一,他又叫她带着孩子跟他一起回满家岭去玩,说现在山后的那个水塘开发成温泉疗养地了,虽然生意不好,洗温泉的不多,但前期开发工程还是做到堂了的,路修好了,汽车一直通到满家岭山脚下,本来还要修条公路一直通到温泉的,但县里考察了一下,觉得满家岭山高坡陡,要修公路的话,得修盘山公路,绕来绕去的,绕出若干倍的路程来。岭上就一个温泉,没别的旅游资源,费大力修盘山公路不值得,还不如利用当地的剩余劳力,游客上山下山就用轿子抬,游客多,该轿夫多赚点,游客少,该轿夫少赚点,总之县里不吃亏。
她还在犹豫,他又说:“爷爷奶奶想丁丁了。”
她无话可答,总不能说“他们想丁丁,就到a市来看她呗”,那样说就等于叫爷爷奶奶冒生命危险,太不近人情了。
最后他拿出一张王牌:“奶奶病了,一定要见丁丁。如果你不愿意去,我一个人带她回去也行。”
她想他一个人带丁丁回去更糟糕,女儿从来没离开过她,晚上都是趴她怀里才睡得着,况且她不愿意去满家岭,怕的就是丁丁受伤害,怎么能让他一个人把丁丁带回去呢?但如果她硬性拒绝,又怕他铤而走险,便决定带着孩子跟他回满家岭过五一。
这事她只对爸妈说了一下,没告诉姐姐。爸妈那里,是不说不行,总得知会一下五一的安排,免得爸妈等他们过去吃饭。但姐姐那里,能瞒就瞒了吧,免得姐姐担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