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 / 2)

加入书签

“真的?那是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看来美国人的东西就是不如我们满家岭的东西,你以前用我们满家岭的神器没出血嘛。”

“你那时也没——用这么久,你放进去就拿出来了。”

他很遗憾:“你那时怎么也不提醒我呢?”

“提醒你什么?”

“提醒我把神器多用会啊。”

“多用会干什么?”

“帮你达到高潮啊,那丁丁不就是个儿子了吗?”

“你还在遗憾丁丁不是儿子?”

他不说话了。

两人都呆在那里,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好像被神器彻底摧垮了战斗力,不借助神器就做不了爱一样。

呆了一会,她突然想到,出血可能是上次例假的残余。她以前也有过这种现象,就是到了排卵的时候,下面白带比较多,有时也夹杂一点血性分泌物,感觉是上次例假没流干净的残余物,现在随着白带流出来了。

她把这个推测一说,他立即满怀希望地问:“那不要紧吧?”

“应该不要紧吧。”

于是又用上了“外国神器”。

他们连续几天都做了爱,每次都用了“外国神器”,每次都做到了高潮,虽然高潮来得一次比一次艰难,而且一次比一次低潮,但都还算有那么个意思。

她结婚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密集的高潮享受,又能帮助生儿子,感觉很值,开玩笑说:“感谢无聊的美国人,发明了这么个生儿子的玩意。”

他很有把握地说:“这应该是我们满家岭人的发明,不信我们可以查族谱。”

那几天,她一直在忙她的resume(简历),好赶在deadline(截止日期)之前寄到那个大会去。

她还是第一次为找工作写resume(简历),一提笔就发现自己太差火了,不知道该写怎么,只好发email(电邮)给鲁平,要了一份resume(简历)来做参考。

但她把鲁平的resume一看,就更发现自己差火了。人家鲁平的resume(简历)可真丰富啊,发表的文章就是一大排,还得过一些奖,在国内是教生物的,出国之后又做ra(助研),都是相关工作经历。

而她呢,在国内读书不是学这个的,也没干过这方面的工作,“相关工作经历”一栏完全是空白,“发表论文”一栏基本是空白,只有一篇论文,丈夫是第一作者,因为idea(主意,论点)是丈夫的,资金是丈夫的;实验室的一个法国人是第二作者,因为活是他干的;她是第三作者,因为她帮忙他们做了统计分析;她后面跟着一大串名字,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都有份,结果“y.ding”两个字完全被众多名字淹没了。

她垂头丧气地给鲁平发了个email(电邮):“我看我还是不去参加那个jobfair(招聘会)了吧,去了也没用,我连resume都没办法写……”

鲁平很快给她回了个email(电邮):“没论文不要紧,可以把你那些termpaper(学期论文)都算进去。工作经历嘛,把你上课做的那些project(项目)都写进去。有些单位本来就是招entrylevel(起点级,入门级)的人,他们不在乎你有没有工作经历,也不在乎你有没有paper(论文),就在乎你有没有那个potential(潜能)。”

她不太相信鲁平的话,如果人家不看工作经历和论文,你干嘛写在resume(简历)里呢?

她打电话跟姐姐商量,把自己的担心讲给姐姐听了,说:“我觉得鲁平主要是自己不怎么会开车,才老想叫我一块去。”

姐姐说:“别管她是什么动机,反正你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我觉得我条件还不——成熟,又没工作经验,又没论文。”

“别怕,学生嘛,有几个会有工作经验呢?都是刚出学校门,肯定都没工作过。”

“但别人以前都是学这个的。”

“那也没什么,你不也补了本科生的课吗?你英语好,占优势,搞你这行的,要跟那些subjectexpert(某方面的专家,某领域的专家)打交道,英语不好不行。但学你这行的,很多都不是美国人,他们英语没你好。你放心大胆去参加那个jobfair(招聘会),我保证你大受欢迎。”

听了两个前辈的胡乱鼓吹,她终于鼓起一点虚勇,整了个resume(简历)出来,寄给了大会。

过了几天,她的例假来了,她知道这回又没中标,不由得垂头丧气。

丈夫更是沮丧:“怎么搞的?怎么又没怀上?”

她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去问谁?”

“你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吧。”

“怎么光要我去检查?”

“因为我肯定没问题。”

“你怎么知道你没问题?难道你把别的女人弄怀孕了?”

“瞎说些什么呀!”

“那你怎么这么肯定你没问题呢?”

“我是满家岭的人嘛。”

“你是满家岭的人就没问题?”

“我们满家岭的人种好。”

“切,亏你还是研究基因的!”

“研究基因的怎么啦?”

“说话一点都不科学。”

“这怎么是不科学呢?种好不就是基因好吗?”

“你研究出来了,你们满家岭人的基因好?”

“这还需要研究?一看就知道嘛。”

她懒得跟这个不讲道理的人多说,反正要检查两人都去检查,他不去检查就拉倒。

既然孩子没怀上,就该着手准备参加会议的行头了。她来美国之后,很少买衣服,买也是买些t恤衫牛仔裤之类的东西,因为这里的学生都是穿这些,她一个人穿得太正规怕别人笑,但现在要去参加学术会议,还要找工作,得好好打扮一下。

学校有专门的培训班,讲解resume(简历)怎么写,interview(面试)如何打扮之类。她跑去听了一下,很受启发。这次的resume(简历)已经寄出去了,没办法更改,但按照培训人员的说法,开会时还可以带上修改过的resume(简历),到时候交给面试人员。

于是她按照培训班的指点,跑去买了布纹的打印纸,又照着培训班提供的格式,把自己的resume很好地修改了一下,尤其是形式,尽量整漂亮点,以弥补内容上的不足,争取能吸引住招工人员的视线,至少愿意往下看。

至于interview(面试)的服装,培训班说一般是深色西服,可以配同一质地和颜色的西服裙,也可以配长裤,如果是裙子,要长过膝盖,如果是裤子,要盖到脚面,里面的衬衣最好是白色,其他浅色也行,但不要花里胡哨,不要敞胸露怀,脸上要化淡妆,发型要简洁干练。

她约了鲁平一起去买服装,两个当妈的趁孩子上学的机会跑到一个outletmall(厂家直销中心)里去逛。

跟鲁平一起买衣服,使她感觉良好,因为不管哪套衣服,鲁平穿上都没她穿着好看,不光号码比她大,还穿不出那味道来,鲁平是名副其实的虎背熊腰,后脖子那里也十分肥厚,穿什么衣服都像个驼子,显得臃肿,小腿又特别粗,像两个纺锤,穿西服裙很难看。

而她虽然有点小肚子,上臂也有点粗,但她腰还算细的,小腿也不粗,掐腰放摆的西服很适合她,掩盖了她的小肚子,凸显了她的三角背和细腰,胸也显得很挺,再蹬上高跟鞋,简直就是“扬长避短”这个词的最好解说。

她生怕鲁平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之下会失去买衣服的兴趣,如果换做是她,就肯定会这样。但鲁平好像并不在乎这些,仍然兴致高昂地一套套试穿,令她很感动。看看,人家长成这样也活得这么兴致勃勃,你就更没道理自暴自弃了。

那天她一共买了两套西服,一套黑色的,一套藏青色的,衬衣两件,一件白色的,一件浅条纹的,因为要在会议上呆两天,不能老穿同一套衣服。她挑的都是比较便宜的,因为这种衣服只能穿着面试,其他场合压根用不上,买太好的就浪费了。

不过,即便是拣便宜的买,也花了大几百,再加上皮鞋啊,包啊,旅行箱什么的,差不多用掉一千美元。

她做贼心虚地把买来的东西都藏在她卧室的closet(挂衣间)里面,没向丈夫汇报。她知道只要她不提,丈夫根本不会注意到她一下花了这么大一笔钱。到时把这些东西带到大会去穿,回来又挂进closet里,他一辈子都不会发觉。

看来嫁一个不关心妻子衣着打扮的丈夫也有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