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96(1 / 2)
她转回头,脸上挂着认真的神色,对着慕冬道:“所以殿——月会常圆的。”
慕冬望进她通澈的眸中。
心房某处坚固的防守轰然倾塌。
直至多年以后,他仍旧清楚的记得,在这样一个月夜里,有人极其认真的告诉了他这么一句话——月会常圆。
--
由秦越带领的一支大队伍浩浩荡荡地于凌晨时分临近了国公岛。
夜里江面上起了白雾,又加上太阳还未出来,以至于秦越他们船上悬着的那面绣着大红色的“秦”字大旗,完全看不清楚。
且在慕冬的授意,此次他们前来援助,并未有提前给北堂烨传信。
换句话说,国公岛这边儿,还陷在无望之中。岛上的粮草越发紧张,从昨天起,甚至有了吃不饱饭的现象。
就连起初信心十足的北堂烨都隐约有了不确定,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甚至他已做好了若今日再无消息,他便传信与北堂天漠商议对策。
守在码头入口的士兵一发现了动静,即刻吹响了号角。
号角声一响起,整个国公岛都进入了戒备的状态。
武平年差人准备了战船,带上了一百个弓弩手。前去探看情况。
待进入了隐约可视的范围内,武平年站在船头,厉声道:“来者何人,竟敢私闯国公岛境内!速速停,否则休怪弓箭不长眼睛!”
刚刚睡醒的秦越刚从船舱里出来想看一看大概到了哪里,算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阵吼给彻底吼得醒了神。
前方掌航的士兵来报,“将军,好像是武平年武副将。”
“嗯,知道了。”秦越伸了个懒腰。几日没刮胡子,脸上和巴处隐隐冒出了青色的胡渣来,显得越发老成。
武平年的坏脾气,是众人皆知的。他在城中也有耳闻。
说来两年前,武平年还同他二叔家的四儿子打过一场,最后还险些闹上了公堂,只是那时他跟在刘严霸后头在国公岛打仗,对此事的内幕也不怎么了解,只是他那二婶没少在他耳畔嘟囔着,交待他有机会一定要教训教训这武平年。好给他那小堂弟出一出气。
秦越琢磨了琢磨。还是觉得不为难他的好,毕竟自己怎么说也长了武平年十多岁,传出去岂不是叫人家耻笑吗?
想到这,他才绝了捉弄武平年的心思,上前提高了嗓音道:“我乃昭勇将军秦越,奉太子殿之命前来相助北堂将军同抗外敌——还请阁通报北堂将军一声!”
蓄势待发的弓弩手闻言无不大惊。
当真是昭勇将军前来相助了?
“快!将船开近一些。”武平年眉心也是剧烈的一跳,但哪里敢随随便便的相信。
待船又近了一些。他看清了那面在江风中飘动着的旗幡,武平年才大喜于色。
太好了!
认清了形势,武平年赶忙恭敬地行礼,“末将武平年,参见昭勇将军,方才得罪之处还请秦将军勿怪!”
他倒是不记得早年有跟秦越的亲戚打过一架。
大许是日子太久,加上他打过的架又实在太多,所以便没能每一场都记得清楚。
“参见秦将军!”
见武平年开了头。算是给这事儿打了包票,众位弓弩手们才齐齐搁了武器行礼。
“报!”
有士兵喊着急报小跑进了主帐之中。
“出了什么事情?”曲向千一愁眉紧锁。抬眼朝着那疾奔而来的士兵问道。
士兵声音里挟带着过于激动而特有的颤音,“启禀北堂将军,曲副军,秦将军带了整个西营的兵力和大批粮草赶来了!”
北堂烨手中的书信陡然而落,既惊且喜地抬起了头:“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武副军亲自带人去勘探的,错不了!”
北堂烨起身,“好!快快起号擂鼓相迎!”
“是!”
--
是夜,国公岛上一片欢腾。
好菜好肉相继端上席去。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光辉,正如慕冬所预料的那般——先前的绝望有多深,现如今的士气便就有多高涨。
“哈哈,现在让老子去西宁那里将他们一窝端了,都不是事儿!”有老兵开始吹嘘了起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
西营里来的士兵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国公岛,也都围了过去,是想多了解一番这里的地势和战况。
北堂家军这边也乐于充当前辈,极有耐心的讲解着。
偶尔会开上几句玩笑,两营倒也相处的和睦。
“以后就靠诸位多多照料了!”
“日后咱们都是要一起出生入死的,不必如此客套!”
“就是,以后都是兄弟!”
因有战事在身,都没有饮酒,秦越喝了口热茶,望着四周,忽然想起了往日同刘严霸在国公岛的日子。
彼时多亏了刘严霸的赏识,他才有机会坐上副将之位,后来立了不少功劳。
没有刘严霸,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
可转眼间,他还都没来得及报恩,刘严霸已经。。。。。。
秦越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回神之后,他说道:“西宁现在这位皇帝,虽是年少,可做事非常之风行雷厉,且诡计多端——上回我和刘将军便是中了他的障眼法,日后,还得多多小心啊!”
北堂烨赞同地点头,正色道:“西宁此次用兵诡测,丝毫不讲究章法和常理,这才叫人防不胜防。”
时而夜袭,时而乘着恶劣的大雨天进攻,甚至有一次,是在受了重创之后的三个时辰忽然杀了过来,有时在众人屏息守了几天几夜后都不见踪影。
总之,没有任何规律可以依循。
一次两次的倒还好应付,但回回都是事发突然,叫你永远猜不到他什么时候会进攻。
人总要休息,总不能十二个时辰所有的人都死死地守着,总要轮流值守,次数多了,未免真的叫人无从防备。
“这位年纪轻轻便突然掌权上位的新帝,的确不容小觑。”
有关他的传闻,更是多如牛毛,多数都是说他宫变逼死了先皇,取而代之。
且他之前活活逼死了清宁郡主和华玉公主一事,更是给人们造就了一个心狠手辣,冷血的修罗形象。
秦越将一杯茶喝完,忽而道:“几位可方便随秦某去粮仓一趟?”
“去粮仓?”北堂烨万分不解,“去粮仓做什么?”
“殿说了,有厚礼要送给北堂将军。”秦越一脸的神秘。
“不知究竟是什么东西,还需得来这粮库里看?”北堂烨一挑眉,在心中思量着。
秦越呵呵地笑,“说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太清楚。”
他自己押送来的,什么东西他还不清楚?
武平年在心里嘀咕着秦越在卖关子。
看守粮库的几个士兵见来人忙行礼。
秦越似乎有些疲累,打了个哈欠吩咐道:“你们几个,到外边守着去吧。”
几个士兵并未急着离开,对北堂烨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北堂烨见状,道:“去外头看着。”
“属遵命。”
秦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笑而不语。
久闻北堂家军对北堂家忠心不二,果真不假。
怪不得宫里那一位,这回绕了一圈来卖这个人情,之前还让他特意去北堂府跑了一趟。
秦越行在前头,指着最里面的数百口大木箱道:“都在这箱子里了。”
武平年没能忍住出声问道:“这里头不都是米粮吗?”
那上头板板整整的贴着四方红纸,大黑笔写着“粮”字,右角有宫中的印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