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援助拉美(上)(2 / 2)
加尔塞,是一名阿根廷空军的飞行员。之前,他飞过p-47、p-51、b-17等螺旋桨飞机,飞过最好的飞机,不过是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f-84战斗机。正因为加尔塞拥有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的经验,所以他被阿根廷空军挑选出来,前往兰芳去学习驾驶三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技术,学成之后,回国就是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了。
加尔塞和罗德里格斯,以及一批来自空军的兄弟们,先是乘坐汽车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尽管他们乘坐的大巴是兰芳共和国生产的豪华大巴,车上有空调,有音响系统,还有电视机,车上的座椅非常舒服,设备十分豪华,但是因为路况太差的缘故,车速非常慢。
沿途中,汽车行驶在破破烂烂的泥土公路上,大巴只能龟速行驶,而且堵车十分严重,几乎是在慢慢爬行。
“看那边,是在搞什么工程?”罗德里格斯指着车窗外面公路线边上一些正在忙碌着施工的人们,问他的兄弟加尔塞。
加尔塞看了过去,发现一大群人在公路边上忙碌着,领头的一批人,很明显是黄种人模样的亚裔人,估计是兰芳共和国派来的技术人员吧,而那些工人模样的人,大部分都是阿根廷本地人,也有一些黄种人模样的工人。
黄种人模样的亚裔工人,其实不是兰芳共和国的公民,而是被派来援助阿根廷公路铁路建设的中国公民!
肖柏在暗中同中国那位伟人签订了秘密协议:为了支援拉美人民的反帝运动,为了支援拉美国家建设,兰芳共和国负责向拉美国家输出技术。而中国,则输出劳工。因为拉美国家的工人技术不过关,需要中国工人来带。
而兰芳共和国,又向中国输出武器和先进的技术,当成支付中国劳工出国的费用。
破旧的泥土老公路边上,正在修建的,是一条通往阿根廷首都的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拥有六条行车道和两条应急车道,中间用隔离带分开,是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
因为阿根廷地广人稀,拥有接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阿根廷,人口只有三千多万,所以相比起铁路来,阿根廷更需要的是高速公路。
其实这个时代,阿根廷的铁路系统并不算落后,因为英国人离开的时候,给取得了独立的阿根廷留下了五万公里的铁路线!
但是英国人离开阿根廷后,阿根廷的铁路私有化。而像阿根廷这样地广人稀的国家,铁路若是没有得到国家支持,进入私有化运营的话,只能是亏损严重,最后难以支撑下去,铁路公司连新的车辆都买不起了。
针对这一点,肖柏给阿根廷开出了药方:在国有铁路上,少量的开行长途客车;而机场到城市之间,可以开行大批短途列车,起到地铁轻轨的作用。
兰芳共和国的工程队和资金进入阿根廷之后,首先对亏损严重的铁路线进行了改造,但没有进行大规模升级,把单线铁路升级为复线电气化铁路,那样耗费资金太大,而且也很不划算,根本赚不回钱。
所谓的升级,只是修复了残破的路基,修复损坏的车辆,更换信号灯,加长小站站内股道的数量和长度,增加了通过能力。另外,购置新的车辆,改装或者淘汰一批旧车。
原本没有空调的老旧火车车厢,在兰芳技术人员和中国工人的巧手改造之下,把车厢进行了重新喷漆,内饰改造,更换了座位,加装了空调,就变成了崭新的空调车。
老式的蒸汽机车大部分都淘汰了,换上了中国生产的内燃机车。
因为兰芳共和国的轨距不同,所以生产内燃机车的任务就交给了中国。
中国生产的东方红内燃机车和东风内燃机车,进入阿根廷,成为了阿根廷的主力机车。
加尔塞和罗德里格斯到了市区之后,就换乘崭新的城际列车前往机场。这种列车是兰芳生产的轻型铁路车辆,和地铁差不多,但是车厢分为普通车厢和软座车,普通车厢和地铁车厢的座位排列完全一样;软座车厢就比较豪华了,座位可以转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