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雪、梅、棋、针、箭(2 / 2)

加入书签

王小石圆场地道:“他们跟你闹着玩罢了,你越是斗嘴,他们就闹得越是起劲!”

“都是你!”温柔委屈地道,“不是你看天望地,我何至遭人诬蔑。”

“诬蔑?”方恨少喊道,“这可是八辈子洗不脱的大罪!”

张炭吐吐舌头道:“反正我的罪名已够多,再多一两条又何妨!”

温柔不理睬他们,问王小石:“对了,你在看什么?”

“也没什么。”王小石把拾到的绢帕交给温柔,喃喃地道,“奇怪,怎么一个大男人却绣这个东西……”

话未说完,温柔一见巾帕,“呀!”了一声,脸色大变,怔在当堂。

王小石也立刻注意到了。

他问:“你知道这是谁的东西?”

温柔怔了半晌,才摇了摇头。

张炭意图逼问:“你一定知道的!”

温柔白了他一眼,也没兴致吵嘴,只说:“不知道。”就转过了背去,行了开去。

王小石、张炭、方恨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都不知道温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颜鹤发和朱小腰也在远处交谈,听不清楚他们究竟在谈些什么。

不过他们似乎一时没注意到唐宝牛。

一向爱热闹,而今却脸黑如锅底的唐宝牛。

王小石似也在笑闹,但心里着实沉重:

“四大名捕”的武功,他已向无情和冷血领教过,要杀诸葛先生的话,只有凭三个可能──一是趁对方猝不及防;二是欺对方年老力衰;三是要靠运气。

──以刚才的情形看来,轿中人似志在取唐宝牛和温柔的性命,而有一名内力绝高的人暗中助之,难道这人便是“四大名捕”中的铁手?

──不过,也有两名高手暗助自己,莫非是蔡太师、傅相爷所派出来的人?

王小石一直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

可是他什么人也没发现。

──到底人躲在哪里?

──这是错觉,还是敌手轻功太高?

王小石不是愁眉不展。

他是一筹莫展。

──杀人的计划又如何进行?

──任务是否可以顺利完成?

所以他趁颜鹤发和朱小腰在谈话的时候,悄悄地问温柔、唐宝牛、张炭、方恨少一件事:

“要是我出了事故,又不能离开京城,你们有没有办法替我找一个绝对安全的躲避之处?”

张炭、温柔、方恨少、唐宝牛,他们的武功也许不是极好,才智或许并非极高,但却是可信的朋友。

绝对可信。

他立即有了答案。

答案是:

“有。”

答的人是张炭。

张炭有办法。

他一向都很有办法。

他立即带王小石去看。

看看日后用来藏匿行踪的地方。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张炭就带着王小石走向市肆。

王小石一向都很喜欢市井,他认为市井多有侠义之辈,而且人间人烟、温暖温情,他从不羡慕人居庙堂之高,足以只手蔽日,他只爱处江湖之远,喜度清风微雨。

张炭是跑江湖的。

他在江湖上树大根深。

──江湖人要在江湖上行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朋友。

没有朋友,人在江湖寸步难行。

张炭有的是朋友。他虽是年纪不大,但在朋友里的辈分很高;另一方面他是当年“天机”组织龙头张三爸的义子之故,他在江湖道上,也极吃得开。

在京城里,他也有很多朋友。

──一个愿意为朋友卖命的人,本来也一定会有很多愿意替他卖命的朋友。

这是其中两个朋友:

一个叫温梦成。

一个叫花枯发。

他们两人合起来也有一个称号,人称“发梦二党”,这两人的确曾经连袂过,当时“发梦二党”的确是除了“迷天七圣”、“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外的一大实力,可惜,这两人不肯和好地在一起,已足有十一年了。

整整十一年了。

──人生有几个十年?

何况还是十一年。

张炭跟这两个道上的朋友,说来也有六年没见。

六年在人生里不算太长,也不能说是短,它足以让人把另一个人完全忘记,也可以令人怀念另一个人到了似酒浓的时候。

张炭先带王小石一行人等去见花枯发。

王小石先把颜鹤发和朱小腰打发。他要颜鹤发去打探一件事:诸葛先生这几天原先订好进宫议事的日程,有没有更改?

他要朱小腰去找一个人。

一个铁匠。

这铁匠是他当日在江湖上结识的一条好汉。他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甚至也不知道他手底下功夫有多硬。

他只知道他是一条好汉。

这就够了。

交朋友就不需要知道得太多。

他也知道对方在京城以打铁为业。

这就有足够的线索找此人了。

英雄莫问出处,不世英杰,落魄江湖之际,说不定也有的打铁、有的卖药、有的在暮雪里撑着酒旗。

他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人称他为“霹雳八”。

“霹雳八”当然是一个绰号。

他就是要找“霹雳八”这个人。

一个不平凡的人平时可能只跟某一类朋友吃喝玩乐,但在有正经事要办的时候,他就会联络另一类朋友。

何况,在王小石身边的朋友,可能好玩、爱闹、贪吃、懒做,但却天生硬骨头,气概不凡。

不凡的人自有不平凡的朋友。

不凡的一群人自要去做不凡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