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生产之路(2 / 2)

加入书签

也正是通过对这款液冷发动机仿制所积累的经验.抗联才解决对美制轰炸机使用的普惠大黄蜂发动机的最终仿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进口飞机发动机的依赖.并提高了自己工艺水平.以及带动了有色金属冶金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尽管仿制过程艰难无比.但是这款发动机的仿制成功.以及自产原材料的最终通过质量鉴定.却真正让中国人迈入了飞机发动机制造的门槛.而且通过高起点.带动了整个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随后仿制美制轰炸机积累的技术.在战后短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对美国b二十九轰炸机.以及其使用的赖特发动机的仿制.只不过在战争期间美国人给的航空工业用铝使用完之后.因为无法自行加工所需的超薄铝合金.只能选择将全金属的轰炸机停产.

最后还是依靠苏联那位重轰炸机大师出面协助.才最后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題.只不过解决问題的前提是.抗联只能将自己测绘的这款美国最先进的重轰炸机与苏联人分享.而且将仅有的一架通过坠落在东北的改型飞机残骸.拼凑出的b二十九轰炸机.转交给苏联人一同研究.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对这款飞机的生产.以及之前对伊尔二强击机.以及其使用的am三八f发动机的仿制成功.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迈入了飞机制造国家的行列.虽说因为原材料还不能全部自产.生产的数量很有限.但是至少可以部分的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这款发动机仿制过程之中.被杨震想办法留下的那位钱学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位专业本就侧重于航空材料研究的科学家.带着一帮初出茅庐的学生.从原材料工艺开始一点点的逆推.才最终解决了发动机所有的技术问題.

不过虽说这款雅克九超远程战斗机.除了部分发动机、风挡玻璃.以及轮胎户外.所有原材料基本上实现了自产.让中国人真正掌握了半现代化飞机的生产技术.但在侧面上也引起了其他的一个后果.让根据地的老百姓相当的不满.

只是这款飞机与伊尔二攻击机.主要的机体原料都是木制.所以在制造这些飞机的时候.抗联在整个东北根据地境内.动员了大批的木匠参加制造.虽说制造飞机的技术合格工人数量不多.但是东北根据地内能力很强的木匠还是不少的.

而为了修补以木制机身为主的苏制飞机.抗联航空兵部队从一开始就动员了不少木匠.沒办法.米格三与雅克九的后机身都是木制的.伊尔二甚至连机翼都是木制的.沒有合格的木匠.这些飞机一旦出现战损.根本就沒有办法维修.

为了保证这些木制飞机的出勤率.抗联航空兵从一开始就有一批领薪金的士官.这些人拿着抗联军工产业标准技工工资.但是只被授予专业木匠技术士官军衔.军衔标志只是两根交叉木头外加以斧子代替金星的士官.在装备苏制飞机的部队数量不少.

而在开始生产这款雅克九超远程战斗机.以及伊尔二强击机之后.单靠军内的木匠数量已经远远不可能满足需要.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之下.为了满足远程护航需要的大批飞机.抗联动员了大量的合格木匠参与制造.

这又引发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根据地内的老百姓很长时间之内.在需要的时候很长时间之内都找不到好一些的木匠.而且不仅仅是东北.就连华北各个根据地也动员了大批的木匠到东北工作.

可这个时代的人只要条件尚可.结婚总是要打一两样家具作为嫁妆或是聘礼的.农村盖房子.也是需要大量熟练木匠的.绝大部分熟练木匠都被抗联拉去制造飞机了.剩下的那些半拉子木匠.打造出來的东西人家能满意吗.

娶妻嫁女无法打造合格的家具.无疑是一个很丢面子的事情.这让根据地内根本不知道这些木匠被政府动员哪去的老百姓.自然而然是有些不满了.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些人都被派去老毛子那里.去给苏联人做家具以换回飞机大炮.

不过在多年之后当年制定的保密期限已过.很多问題都公开之后.当年这些被动员去了工厂.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木匠.也有很大牛逼可以吹:“别看老子是木匠.当年可是造过飞机的.老子的手艺也为打鬼子出了大力的.”

只是这些后來才制造自己当时是在做什么的木匠.制造飞机生涯很是短暂.在抗联掌握铝制机体的技术.以及随着日本人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抚顺的收复.在经过全力抢修后抚顺铝厂恢复生产.这些木匠的飞机工人生涯也就到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