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袭(1 / 2)
沒有了南满的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以及丰富的铁矿、煤矿.镁矿.日本人根本就无力维持最基本的战争需要.如果说东南亚的石油是日本人的血液.那么南满其他工业则是他们的维持战争的根.
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彻底收复南满.那么这个压力对于抗联的來说就是太大了.中国人有难的时候.美英在袖手旁观.甚至是在助纣为虐.这个时候中国人.也不至于从美国人手中抢夺包袱.沒事找事的自己扛上.
所以他的计划.至少在四三年是沒有打算收复南满.当然如果形势可以的话.他也不会介意将日本人彻底的赶出东北.但至少在四三年之中.这并不是他的主要计划.他的想法.还是尽可能的消耗日本人的实力.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在双方的战线虽说在空中打的激烈.但是在地面上却在大部分时间之内.都处于相当平静的态势.不过小部队的接触.还是持续不断的.前沿的炮战.从一开始就沒有停止过.
杨震一方面在想办法扩充兵员和部队的编制.一方面在全力的练兵.整个四二年下半年.抗联仅仅组织的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就达到了五次.纵队和师一级的合成军事训练.更是次数频繁.
进一步的演练新的战术.加强部队步坦、步炮、地空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对坚固设防地域的步坦联合进攻.师团一级步兵进攻与防御战术.纵队一级的合成演练.多批次的进攻与防御.
各个新编成的纵队司令部的磨合.各级指挥员的战场指挥能力进修.虽说大战役沒有.但是这段时间对抗联各级军事干部來说.并未过的比战时要轻松哪去.学习、进修、演习.一个任务接着一个.甚至比战时还要忙碌.
相对正在全力发展自己工业.并整顿部队调整编制的抗联來说.关东军的调整.则更加有针对性.在不仅面临着抗联的装甲威胁.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上.也同样面临美军威胁的日军來说.则出现了物极必反的情况.
日军大本营停止了大和级后续战列舰的制造计划.加大了对坦克的研发和生产.同时拼命的加强仿制的德式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生产和制造.将现存的九五式轻型坦克炮塔去掉.加装五十毫米反坦克炮.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
同时在考虑八八式高射炮对空中威胁已经落伍.但是面对坦克表现出來的优秀性能.不仅加大了对这款高射炮的生产.配发给关东军和南方军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并将部分已经落伍的九七式坦克.按照改造九五式坦克的办法.加装缩短后坐力的八八式高炮后.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
经过苦心调整.关东军的反坦克火炮部队扩编了几番.除了一式反坦克火炮数量增加了一倍之外.大批的仿造的德国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也陆续进入关东军编制.与此同时.关东军八八式高炮的数量也翻了一番.
而且配备了一百多辆.加装了八八式高炮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及七十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改装的自行反坦克炮.这次日本人变通了需要.知道新研制坦克并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完成的.
面对抗联日益增大的坦克威胁.在研发新式坦克不及时的情况之下.日军便照搬了德军的经验.将已经落伍的九五式、九七式坦克.加装性能不错的反坦克炮.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而沒有一根筋的.拼命研制新式坦克.
为了应对抗联的坦克攻势.关东军还配发了大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九八式磁性反坦克雷、九九式反坦克地雷配发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以前.九七式二十毫米反坦克炮配备标准.也从大队改为每个中队两门.
不过物极必反的日军.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同时还下大力气为所有的山野炮都研发了穿甲弹.作为可用于反坦克武器之中.威力最大的九零式野炮.关东军也增加了装备的数量.并按照一门炮一百二十发的标准.配备了穿甲弹.
在与抗联对峙的前沿.关东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拿出当年修要塞的劲头.修建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碍.两军对峙之处.不管地形怎么样.都要至少保证三道反坦克壕.而且反坦克障碍.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对峙地带.
日军下的力气.不单单是在反坦克火力上做文章.也同时在坦克的研发上下了很大的力气.用仿制的德国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一式坦克为基础.专门研制了一款二式坦克.这批二式坦克.优先装备了关东军的六个坦克联队.
并对九七改式坦克、一式坦克进行了改装.配发了威力更大一些钢芯穿甲弹.而在本土也在不断的加强新式坦克的研制.并着手与德国人谈判.想要引进德国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