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1 / 2)
随着东北敌后根据地至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路线打开.大批的关内部队采取轮换的方式.分别到东北整训、换装.并从各部队抽调大批的干部.进入抗联的各个军事院校进修炮兵、装甲兵、防化、防空、通讯、工兵等军兵种知识.
并组织所有进入东北部队的参谋长.分批参加抗联的参谋长进修班学习.团以上干部.也轮流进入抗联举办的高等军事进修班学习合成指挥.团以下干部.则进入抗联的步兵学校中级班和初级班进修.
同时抗联也从各大军区部队之中.挑选了一大批的骨干.尤其是连排干部补充进航空兵等技术兵种.最重要的是每支來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都给抗联带來了急需的补充兵员.关内的几大战略区.虽说困难了一些.但都按时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
每个开來东北的旅.都带了一个补充给抗联的新兵团.到四二年底.除了山东军区以及新四军所部.因为路线过远和日伪军的封锁.新兵尚未到位之外.其余的几大区答应的兵员补充.已经基本全部到位.仅仅晋察冀和太行.就提供了六万多的新兵.
因为出晋北和察哈尔之后.一路都是车运.新兵的逃亡数量也远远低于以往.关内部队动员的六万多新兵.基本上都保质保量的抵达东北.这批新兵数量虽说不算多.但按照各个根据地人口基数來说.两大区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了.
后來杨震才知道.因为今年华北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在地方负担已经过重.实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中央下令各大区全部暂停扩编部队.除了挺进军各部之外.其余部队要压缩编制.已经征集的补充兵员.全部转交给抗联.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人家答应的事情做到了.杨震也自然不会吝啬.在关内武装抵达东北之后.所有的枪械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破损的全部换掉.口径稀少、沒有地方搞子弹的也全部换掉.
原來的晋造步枪、老套筒、汉阳造步枪.以及所有的土造枪械全部都撤换下來.挑选状态较好部分的中正式和捷克造步枪.比利时造步枪留下.同时在武器编制上做一些调整.保证各旅尽可能的使用口径相同的武器.尽可能的按照抗联的库存.换装为日制或是德制装备.
除了能与抗联使用的托卡列夫手枪子弹.通用的七点六三毫米子弹.以及九毫米鲁格枪弹之外.所有的杂牌驳壳枪也全部替换.改为装备抗联仿制的托卡列夫手枪.德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德制mp四零冲锋枪.日制装备的旅配备的是抗联制造的冲锋枪.
同时所有开來东北的部队.都进行了严格的体检.所有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了血型筛查.确定了每一个人的血型.并在军装的内衬上标示血型.以备战地抢救需要.同时不分干部战士.全身上下都进行了消毒.主要是消灭虱子.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为出关部队准备的所有驻地.都修建了浴室以及医务室.并安装了取暖设备.出关部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进入抗联军医学院以及野战卫生员学校.视基础进行五个月至一年的进修.
抗联为每一个出关的干部和战士.每人配发了夏季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衫、两副绑腿、两顶军帽、两双高腰防刺胶鞋、一双矮腰胶鞋.外加三双棉布袜子.一个抗联挂式的水壶.一个日制九二式饭盒.一顶美制英式或是法制钢盔、挎包.春秋两季则每人一套绒衣裤.
到了冬季不仅配发了全套的棉衣.还每个人都发了棉衣外的罩衣.改变了原來一到冬季.就是一身老棉袄过冬.一个冬天下來.棉衣不仅因为摸爬滚打磨损的相当厉害.而且因为无法清洗而连本色都看不出來的窘迫境地.
按照与中央的商议.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所有來东北整训的关内部队.军装制式还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发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來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