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1 / 2)

加入书签

杨震的话音落下.主席摆了摆手道:“他们那里不着急.在地面联系还未彻底打通之前.暂时还是以目前的装备适合.地面物资运输渠道沒有打通.给他们也沒有地方去搞汽油去.单纯依靠你们空运.那是败家子的作风.”

“关内各个兄弟战场换装的工作.还是等此次会战结束之后.视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再说.现在的核心问題是.怎么样全力的打好这一仗.这对于我们现在來说.是关系到生死的问題.这一仗打胜了什么都好说.败了我们还是只能固守在山区.要那些的坦克和大炮.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杨震同志.此次会战我给你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你们抽调兵力的时候要量力而行.绝对不能危急北满老区的安全.那里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工业.是我们未來发展的希望.华北战场要抽调足够的力量.但是东北战场也绝对不能有失.”

“第二在战略战术的问題上.你要多抓一些.合成化作战.你是全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方面的经验你还是充足的.此次会战对我军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够慎重一些考虑.既要大胆运用你们的经验.但也不要过于盲动、冒险.”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既然已经下决心要打.那就要一鼓作气打赢.我们不能付出了代价.在冀中平原上继续站不住脚.又被人家给撵了回來.代价是要付的.但是也要必须打赢.”

主席的几个要求.杨震听了之后多少有些苦笑.第一个要求是必须的.主席提出这个要求.他沒有感觉到意外.但是后面的两个要求.却是明摆的告诉他.此次冀中会战指挥员由他担任.但这个差事.无疑是一个苦差事.

此次会战.涉及到华北地区四大敌后根据地之中的主要三个.如果再加上抗联南下部队.可以说是四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配合.这么多建制的部队.在一个战场上作战.并不是一件很让人省心的事情.

四大野战军.在装备上是千差万别.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到是好说.都是抗联一手装备出來的.但是山东军区所属部队.对于抗联來说还是一片的陌生.作为整个华北各个根据地之中.最富饶、也是兵力最多的山东军区.杨震根本就不了解.

战术、战略应用.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单单其中的协调和配合关系.就可谓是异常的复杂.统一指挥这些部队作战.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其中很多干部.资历远远的超过自己.战场上的协同关系.更是复杂的多.

看着周边的几位老帅.杨震摸了摸鼻子却是沒有立即回答主席的话.不是他畏难不前.是这其中的关系协调.实在是太过于复杂.这次与四二年的那次会战.可是完全两码回事.各自分区域作战.不形成一个整体作战指挥整体难以抗衡.

也许看出杨震心中有些犹豫.老总对主席笑了笑道:“看來杨震同志还是有些犹豫.是不是有些怕指挥不动我们这些老家伙.这次有主席和我给你做这个后盾.你有什么可担心的.除了抗联之外.其他三个野战军.根据此次制定的整体方案.中央是有统一安排的.”

“主席与中央已经决定.将原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军区参加挺进军的部队.全部抽调出來.再加上目前在你们那里整训的七个旅外加十一个团.重新编组为两个野战军.交给你指挥.”

“这些部队在去年的会战之中.与你们曾经有过相应的配合.所以在指挥和协同上.你不要有什么担心.至于山东军区的任务.等详细计划拿出來再说.所以.我看你的顾虑完全沒有必要.”

老总的这番话.杨震迟疑了一下之后道:“老总.我想两个野战军可以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先以军区为建制进行纵队一级的编组.但是各部的任务和作战区域的划分.我看还是暂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还是等到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再说.”

“毕竟此次大战.是我军第一次集中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各部队的详细作战任务和作战区域.还是等计划制定完毕再分配也不迟.我建议各大战略区在任务的具体划分时候.不要专注自己当面的敌情变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自己会被调出作战.”

“这样.我让郭参谋长留下.与军委和各大战略区抽调出來的参谋人员.统一制定一个作战方案.郭参谋长这个人心细.考虑事情周全.不过我想能不能让几个大区的参谋长.也都一同留下來.”

“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各个部队的参谋长心中最清楚.战略战术的使用情况.也是各部队参谋长的职权范围.所以我建议各个部队的参谋长.來的就暂时留下.沒來的我派飞机去接.各军区在抽调出一批精兵强将來.会同军委总参谋部拿出一份作战计划來.”

“另外.鉴于此次会战是四大野战军协调作战.我建议还是设立一个总前委.选择一政治原则强.思想过硬的人为总前委书记.居中协调几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同时还需要中央在整体战略上.进行把关与监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