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尽可能挑软柿子(2 / 2)
不过这个六十六旅团的残部.虽说还在苟延残喘.但四天的激战下來.残存的兵力已经被分割为两半.其真正本就不多的锐气.早就已经消耗干净.这个时候让新部队拿着练手.也算是一个相对好的时机.锻炼部队这不是问題.但尽可能还是要你挑选软柿子捏的.
至于这几个新编成的旅.杨震还是了解的.这几个旅的老底子.其实都是去年在收复察哈尔之后.晋察冀军区组建冀察军区各个军分区的时候.组建的独立团以及直属一个旅.说是新编部队.倒也不算是新兵.只不过自组建以后.一直因为作为地方部队.沒有拉上战场而已.
这几个旅都是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每个班一挺九六式或是歪把子轻机枪.营有六挺九二式重机枪.团有日造九十毫米迫击炮.旅炮兵有四门四一式山炮和八门德制ig十八型七十五毫米步兵炮.虽说以日械为主.但是整体來说装备还算不错.
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以及四三年苏德战场的几场大战下來.抗联用自己制造的冲锋枪与粮食.从苏联人手中交换过來的德制轻武器数量越來越多.眼下除了山东之外.其余的各大区主力部队.都已经是清一色的德械轻装备.已经无日械装备.
尤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晋察冀军区.主力部队一个步兵班两支mp四零冲锋枪.一挺mg三四或是四二型机枪.步兵清一色的九八k步枪.每个步兵连两支火箭筒.营有六零炮.团有无后坐力炮和八二迫击炮.旅炮兵营有山炮和步兵炮.
原有的日械和杂械轻武器.已经基本上全部移交给地方部队或是作为库存.这几个旅使用的日械.就是利用主力部队换装下來的装备组建的.整个抗联的日械弹药.现在已经全部停产.抗联将所有的库存日械轻武器弹药.已经全部转交给了关内各个部队.
不仅关内部队.大量装备了从苏联搞來的二手德制装备.甚至抗联部队除了老部队之外.新组建的部队配备的冲锋枪.也从原來以自己制造的为主.转为德制mp四零冲锋枪.原來准备装备自己制造的冲锋枪.都被苏联人给要走了.
苏德战场上的苏军战损巨大.轻武器损失的数量更是惊人.一个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损失了二百四十余万人.这还不算同期苏德战场.其他方向的损失.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用來填坑的苏军.甚至一个师只有一半的人配备了轻武器.
苏式轻武器制造虽说简单.但是再简单的武器.毕竟还是要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生产的.在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重武器上的情况之下.这轻武器的生产与制造.就多少就有些忙不过來.
眼下的苏联人轻武器的产量.远不如杨震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上那么巨大.过大的人力消耗.对军工产业也产生了相当致命的影响.在还要保证重武器生产工人数量的情况之下.面对轻武器的巨大消耗.苏联人很是头疼.
尽管苏联人想方设法的增加产量.但各种武器装备从步枪到手枪.从冲锋枪到机枪沒有一样不缺.战损过大的苏联人.实在有些忙不过來.即便斯大林格勒会战之中.苏德战场的形势.对于苏联人來说也有一定的缓解.但轻武器永远是战场上.损耗最大的装备.
虽说缴获了德军大批的轻武器以及弹药.但是口径毕竟不同.这无疑会造成后勤上的相当麻烦.在轻武器的产量.有些跟不上部队扩编以及损耗的情况之下.苏联人便将目光转向了有部分武器口径与自己通用的抗联身上.
所以在斯大林格勒会战还在进行着的时候.面对着轻武器巨大损耗留下的缺口.苏联人就一下子就提出.要求抗联为其制造二十万支冲锋枪.并表示今后交换德国战利品.可以减少粮食的配额.增加轻武器的比例.
面对着苏联人提出的这个要求.杨震当时就表示了拒绝.开什么玩笑.在抗联还要满足自身与关内部队需要.以及自身的产量也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之下.哪有那么大的产能.去一下子给苏联人提供这么多的冲锋枪.
杨震表示可以将抗联手中库存的.主要是缴获蒙古人的那些苏式轻武器.全部转交给苏联人.并可以考虑酌情增加一部分冲锋枪的供应量.但是二十万支的这个数量.抗联实在拿不出來.
尽管眼下抗联的冲锋枪.只是配置给后勤、警卫、文工团等非一线作战部队.以及作战部队之中的炮兵、通讯、医护等非一线作战人员.在抗联虽说已经不再是一线步兵的主装备.但在关内部队需求量很大的情况之下.这个数量也是实在无法满足.
在还沒有想到这是自己私下搞出來的小动作.引发的连锁反应的杨震看來.苏联人这个要求纯粹就是敲诈.他们虽说自身轻武器损耗量过大.但是自己的产能如果充分发挥.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这个时候向自身军工能力并不足的抗联.提出这个要求纯属借口外加敲诈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