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名传一剑(1 / 2)
-剑魔-冷冷地道:-动气乃"剑道"之大忌!——嗜血书生姜琦-闻言之下,恍如醍醐灌顶,立即平心静气,手中剑斜举上扬,唯目中的杀机,却更加浓炽了。
朱昶双目射出两道青光,注定对手,略不稍瞬。
全场肃静无声,所有的目光,紧盯住场中,心弦全绷得老紧-
通天教-虽然崛起不久,但声势超过掌握武林命运的-黑堡-,居然有人敢上门挑战,此人若非癫狂,便是不可思议的人物-
呀!-
一声栗吼,震得所有在场的武士心神皆颤,-嗜血书生姜琦-的长剑,挟雷霆万钧之势,劈向朱昶,这一击,系全力而发,不但凌厉绝伦,也奇诡得令人叫绝。
另一道剑气,一闪而灭-
哇!-
只得半声惨号,预期中石破天惊的场面便结束了。
朱昶尺余长的断剑,斜举未收,无人看清他是如何拔剑出手,因为太快了-
嗜血书生-的长剑保持了直刺之势,剑尖距朱昶心窝不到三寸,所有的人,呼吸全在刹那之间停住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已分出胜负?刚才的半声惨号是发自何人之口?怎的僵住了?-
砰!——
嗜血书生-仰面栽了下去,一颗脑袋滚出老远,腔血如泉喷出-
呀!呀!……-
惊呼之声,响成了一片,朱昶徐徐放落断剑-
剑魔-脸色大变,暴喝一声:-剑来!-
一个黄衣武士,双手捧着一柄连鞘长剑,疾步上前,高举过顶,-剑魔-伸手拔出长剑,那武士退回原位置。
碧绿的剑芒,冷森刺目,一望而知是一柄奇兵-
剑魔-挪步上前,与朱昶隔五尺相对,狞声道:-小子,你的目的真的纯粹为了比剑?-朱昶悠悠地道:-不错,区区曾立誓只要"断剑残人"存在,就不许有以剑称雄的剑手——你狂妄得相当可以……——
区区不拟分辩——
从今天起,江湖中将无"断剑残人"其人——阁下别太自信,也许"剑魔"之名沉没——如何比法?——
一招!——
本座见死方休?——
区区仍然是一招——
剑魔-老脸一片铁青,牙切切地道:-本座生平第一次遇到你这种死活不知的狂人-朱昶仍是那么冷漠、平静,似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气-
好说!——
开始吧?——
慢来,在下有条件!——
什么?你……居然还有条件?——
不错,条件极简单,既有"断剑残人",就不许有"剑魔",你我只能有一人留在江湖中……——哼!还有吗?——
败的一方,自废功力,永远退出江湖——
本座却非要你的命不可!-
话声中含蕴的杀机,令人不寒而栗-
悉听尊便,如果阁下不敢接受条件,就不必出手——废话,准备纳命!-
朱昶手中剑再度扬起-
剑魔-起了一个极具诡异的架势,剑尖寒芒不断吞吐,无形的剑气,布满一丈方圆,显然他的功力已提到极限,存心一击而毁对方。
无比的杀机,布满整个空间,气氛紧张到无以复加。
所有在场的武士,眼睛全睁得鸽卵那么大。
双方的架势,全无懈可击。
一刻!
两刻!
三刻!
旁观的武士,额上全渗出了汗珠,无人能想像这一击的后果是什么?这一击惊人到什么地步?
朱昶的目光,似乎凝聚成了形,令人看一眼便会心旌摇幌。
逐渐-剑魔-面上的肌肉起了微微的抽动-
呀!-
栗吼声中,暴起一串惊心动魄的金铁交鸣,然后一切寂然。
朱昶手中断剑,又回复了出击之势-
剑魔-手中剑嗒然下垂,人已离原地三步之多,老脸不停地震颤,抽搐,眸中那慑人的厉芒消失了,两缕鲜血,自嘴角徐徐渗出。
名列-十八天魔-的-剑魔-居然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令人难以置信。
没有惊呼声,全场静寂如死域,所有-通天教-高手,全被惊楞了。
久久,朱昶开了口,语音冷漠平淡,但有一种无形的慑人威力:-阁下履行条件!-每一个字,犹如粒粒的钢珠,毫无更改的余地。
暴喝震耳,十几条人影挟蓬飞的剑芒,一涌而上……
哇!哇!……
人影如迸溅的水花,四散而开,地上,多了五具尸体-
剑魔-的身躯开始抖颤,一袭锦缎黄袍,荡起了一片鳞纹。
朱昶再次道:-区区在等待阁下的答覆!——
剑魔-栗吼道:-你要本座答覆什么?——
照约定自废功力!——
办不到!——
想不到"十八天魔"竟是这等脓包货色,令人齿冷,区区言出必行,阁下不自动废功,区区可以代劳……——你敢?-
挟着这一声栗喝,-剑魔-手中剑暴出,幻成一片银雨,猝然罩向朱昶-
呛!-的一声暴响,银雨乍停,一道毫光,冲空飞去,-剑魔-手中剑竟已脱手破空飞去-
呀!-惊呼之声有如雷鸣。
朱昶扬手射出一缕指风。
闷哼声中,-剑魔-庞大的身躯连连踉跄,老脸一片灰败。
朱昶冷酷无情地道:-从此武林中已无"剑魔"其人了!——剑魔-恨毒地瞪了朱昶几眼,转身蹒跚朝大厦走去……
所有在场的-通天分坛-弟子,没有半个敢出手,全呆若木鸡。
朱昶一步一跛地走向那一排木桩,先以剑划断了其中年纪最长的一名老丐的捆缚,老丐一抱拳,激动无已地道:-致谢朋友援手大德,敝帮……-朱昶手中扬起了一物。
那老丐陡然一震,止住了口,单膝一屈,道:-川西分舵掌舵弟子洪异参见长老——请起,这竹符乃是"南极叟"受赠于贵帮首座长老"摧命神乞童亦龄",托区区交回原主,现在就请洪舵主转交-老丐站起身来,恭谨地双手接过,道:-敬遵台命!-朱昶纳剑入鞘,道:-速速解下贵属,离开此地——是!-
分舵主洪异立即依言解了那些同门的捆缚,然后再次向朱昶致谢,命人负起死者尸身,捡起被斩人头,匆匆离去-
通天教-弟子眼睁睁望着丐帮诸人离开,不敢阻截。
待到众丐帮弟子一出了木栅门,朱昶才缓缓举步离开。
※※※-
通天教-川四分坛被挑的消息,传遍了江湖-
断剑残人-的名号,震颤了整座武林。
※※※
距广安城不足四十里的官道旁,一座竹木搭盖的简陋凉亭,是专供行脚人歇足之所,旁边,还有数间茅棚,作酒食茶水的买卖,-解元亭-三个字,凡行走这一条路的,尽人皆知,据说风流蕴藉的才子唐伯虎曾在此歇脚赋诗,同行的盏茶未尽而诗已成,因而得名,传说如此,却无从稽考。
这时,约莫是申牌时分,亭内坐了五个劲装疾服的剑手,其中两人年在二十之间,两个接近三十,一个四九出头。
那年长的负着手,在亭中央来回躞蹀,满面焦灼之色,不时眺望官道尽头,不知在等待什么?其余四人,也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一个貌相敦厚的少年武士开了口:-大师兄,我看算了?-那年长的一瞪眼,激动的道:-什么,算了?华山一派,自十五年前巫山论剑比武,掌门师尊落败饮恨而亡,等于在武林中除了名,这是千载难逢的重振门风机会,岂能算了……——可是……大师兄,对方的剑术听说已登极致……——师弟,我十年苦练,为的是什么?——
重振派誉,有很多途径,何必要采取这种激烈手段……——这是唯一捷径——
大师兄有必胜的把握吗?——
不胜则死,一个武生而为何?——
小弟不以为然!——
师弟,你走错了路,你该寒窗苦读,求取功名,不该做武士的-那少年脸一红,不再开口。
另一个脸有些微髭的接上了腔:-大师兄,你真的有把握?-被称做大师兄的显得有些暴躁地道:-二师弟,别婆婆妈妈的,自得祖师爷所藏秘笈,我穷十余年之功,方始参透,华山派能否重跻身四大剑派之林,扬眉吐气,光大门户,全在此一举了,自访武当、峨嵋之后,已有八分信心……——小师弟说的也不无道理,途径不止一端,与武当、峨嵋名剑手印证之后,已证明了本门剑术未可轻视,这也就够了……——我意已决,不必多言,试想,今天我如能胜对方一招半式,将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华山一派,纵不能为四大剑派之首,至少,可与武当派齐名——但愿如此,可是……——
可是什么?——
万一不胜呢?——
我说过了,身为武士,不必斤斤计较于生死,祖师创业不易,到我等竟不能守成,愧也愧煞-那年纪最轻的忽地朝官道尽头一指,道:-来了!-五人同时紧张起来,纷纷起立,翘首而望。只见烟尘起处,两骑快马,风驰电掣而至,转眼工夫,便到了亭前,双双滚鞍下马,竟然是两名黑衣壮汉。
大师兄的迫不及待的道:-情况如何?-
壮汉之一躬身道:-禀掌门……——
别称我掌门,还未至其时-
壮汉脸一红,讪讪地改了称呼道:-禀大师伯,快到了……——快到了吗?——
是的,对方行动极慢,想不到一个残废人……——少说话,对方究竟到了那里?——
五里之外!——
好,你俩先回城憩息去吧!——
是!-
两壮汉重新上马,疾奔而去。
斜日余晖,把-解元亭-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官道上,五条人影,在投影中幌动,旁边的小食棚,已准备收摊,行人也逐渐地寥落,老半天不见一人。
一条人影,自官道尽头出现,走路的姿态十分特别,像是在摇幌而行。
那被称做大师兄的年长武士,声调有些激动的道:-他终于来了!-另四名武士,脸上也起了变化,紧张之中带着焦虑。
人影慢慢移近,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是一个跛了一足的蒙面书生。
年长的武士满面坚毅果敢之色,沉重地发话道:-四位师弟听着,你们只旁观,不许出手,如我不幸,这重振门风的重担便在你们肩上-年纪最小的栗声道:-大师兄,这只是印证武学,并非寻仇拚杀,胜负何碍?——小师弟,你说的是,但我今天此举是为了名啊!武士是为名而活的……——可是大师兄可曾想到曾败在您剑下的武当,峨嵋高手,他们又何尝有此想法?——小师弟,那情况不同……-
蒙面书生,终于来到亭前,目不斜视,充份地表现出冷漠与神秘。
年长的武士凝重地扫了四位师弟一眼,然后弹身出亭,在道旁一拱手,道:-朋友请留步!-蒙面书生止住脚步,平凡但清澈的目光,移向年长武士,没有开口,但目光中显示一种询问之色。
年长的武士再度开口,道:-区区华山陈文超,朋友可是"断剑残人"?-来的,正是朱昶,他是到成都赴约的-
在下正是,有何见教?-声音冷漠得不带半丝感情,令人听来极不是味。
年长的武士顿了一顿,才沉重地道:-听说朋友挑了"通天分坛",剑斩"嗜血书生",废了"剑魔"?-朱昶心中一动,双目突泛迫人寒芒,以更冷的声音道:-阁下什么意思?——区区十分心仪朋友的剑术——
怎样?——
特来领教!——
哈哈哈哈……-
狂笑声中,朱昶举步昂首而去。
华山大弟子陈文超横身一截,道:-朋友不屑于指教吗?-朱昶只好止步,凝视了对方片刻,才冰声道:-在下无此兴趣!——目中无人?——
随阁下如何想法!——
断剑残人,你以为天下无敌吗?——
在下并未如此说-
另四名华山弟子,并肩站在亭内,面上的神情十分难看,可能,他们都不同意大师兄陈文超这等做法,但又无可奈何。
陈文超以一种挑衅的口吻道:-朋友是不敢吗?——什么不敢?——
印证剑术!——
在下说过无此兴趣——
但区区却兴趣甚浓——
挑战吗?——
原无不可!——
目的是什么?——
证明一下华山剑术是否可与当代大家分庭抗礼!——哈哈哈哈……——
这有什么可笑的?-
朱昶敛住笑声道:-在下并非当代大家,阁下找错了对象!——区区必欲领教高招!——
阁下是否急于成名?-
陈文超窒了一窒,牙根一咬,道:-未始不可!——阁下曾三思否?——
当然!——
武学浩瀚,阁下纵能击败在下,未必能成第一高手,如果失手……——区区并非来听尊驾指教的——
阁下非要动手不可?——
不错!——
如在下不同意呢?——
除非你"断剑残人"自认不敌——
阁下未免强人所难?——
就算是吧!——
在下提一忠告,阁下决非在下对手……——
尚待事实证明——
拔剑吧!-
此言一出,场面顿呈紧张。华山四弟子下意识地涌出了-解元亭-,那些摊棚做买卖的,以为是江湖寻仇凶杀,全躲进了棚里,连看都不敢看,三两行人,匆匆瞥一眼,急步离开。
陈文超-呛!-地亮出了长剑,摆出了起手之势。
夕阳已挂到梢头,地上的人影拉得更长了。
朱昶兀立如山,双手自然下垂,像一尊石像-
为何不亮剑?——
阁下只管出手!——
别太张狂?——
乃是阁下主动挑战-
陈文超不再言语,功力全聚到了剑身之上,这时,他感觉到情势不对了,-断剑残人-徒手兀立,但却无懈可击,手中剑竟攻不出去……
华山四弟子迫近到三丈之间,连呼吸都停止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盏茶时间过去了。
陈文超沉不住气了,他已意识到不是对方敌手,但他是挑战的一方,在四位师弟面前,根本下不了台-
呀!-
栗吼声中,陈文超挟毕生功力,攻出一剑,这一剑,无论招式气势,都极具火候,在武林一般剑士而言,他已可列一流有余了,可惜,他碰到的是朱昶-
锵!-的一声巨响,陈文超连连后退,长剑几乎脱手。
他的四个师弟,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朱昶徐徐收剑,口里道:-在下只施展半招,因为彼此无仇-说完,一步一跛,踏着残阳,昂头而去。
半招,只有半招,谁能置信。
陈文超面色灰败,身躯簌簌抖个不停,半招,击破了他成名的美梦-罢了!-他大叫一声,横剑自刎……;-大师兄,你……-
四位师弟齐齐惊呼一声,扑了上去,但,迟了-
砰!-的一声,陈文超栽了下去,鲜血映着夕阳,红得怕人。
朱昶并走不远,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禁长长一叹,但他没有回顾,这悲剧的形成,他没有责任,这只是武林人好名与好胜的观念在作崇。
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杰出的剑手,生命便这样结束了。
可悲!亦复可叹!
樵楼鼓起二更,朱昶来到广安城的南门,南大街便在南门之内。
一个走方郎中,在紧靠城门的街边设了地摊,直着嗓子在招徕顾客,一块布标,插在药箱上,写的是:-祖传秘方,专医疑难杂症-听声音,朱昶已知道是谁,忙挨了过去。
这郎中,正是朱昶派来侦查-武林生佛西门望-约会地点的四大高手之一宋伯良。
宋伯良对朱昶作了会心的一瞥,道:-这位公子有何指教?-朱昶望了一眼布标,道:-专医疑难杂症?-宋伯良一副油腔的道:-正是,在下医术,得自祖传,癫痫疯瘫,五痨七伤,疮癣疥癞,无名肿毒,中邪惊风,以及诸般杂症,包医包愈,公子有什么指教?-朱昶心里直想笑,口里冷冷的道:-区区有位远亲患了心气痛之症,医药罔效……——哦!心气痛,此乃积郁不消,气机不顺,经年累月而致,公子,在下有一药方,公子拿去照方抓药,三天之后再来,在下斟酌处方-说完,拿起笔,龙蛇飞舞的在纸上画了一通,递与朱昶,又道:-公子,这些全系名贵药料,看公子定是家富人家,想来不会计较的?——嗯!区区粗通本草——
那好极了!-
朱昶端视了一遍药方,道:-贝母份量不嫌过重吗?-宋伯良哈哈一笑道:-不重!不重!这便是在下用药与众不同之处,贝母倍量,不用枳实,参头却为此方之主,特须注意——区区懂了,诊金几何?——
不用,三日之后,如药见效,再求公子赏赐——也好!-
说完,微一拱手,举步离开。
朱昶智慧超人,宋伯良话中的隐语,他一听便知,所谓-照方抓药-,便是循暗记而行,-贝母倍量,不用枳实-是指有两女而无男,看来-花后张芳蕙-母女俱在,而老参头当系指-武林生佛西门望-,-名贵药材-是说对方功力奇高……
顺着特殊的暗记,来到一座巨宅之前,朱门碧瓦,古木高耸过屋顶,显示这巨宅气派相当不凡。
朱昶方一抵步,朱红的大门开启,一个苍头打扮的老人出现门边-
来的敢是"断剑残人"侠驾?——
区区正是!——
小老儿奉主人之命迎请-
朱昶略作思索之后,举步上阶,进入巨宅。
门内是一道照壁,影描了一幅-八大山人-的山水,两盏纱灯高照。
照壁之后,两行古柏夹着白石幽径,由于是黑夜,显得有些阴森,石径不长,可隐约看到正屋的廊柱门窗。
老苍头引着朱昶,直到厅门走廊之上,高叫一声道:-客人驾到!——哈哈哈哈,朋友真信人也!-
宏笑声中,-武林生佛西门望-已迎了出来。
朱昶一抱拳,道:-阁下也很守信!——
请进待茶!——
请!-
进入厅中分宾主落坐,小僮献上了香茗,朱昶开口道:-可否现在就请诸葛夫人母女出见?——可以!-西门望应了一声,随向侍立的小僮一摆手,道:-到后院请诸葛夫人及小姐出来,就说老夫所提的客人驾临!——是!-
小僮转身出厅而去。
朱昶目不旁视,正襟危坐,那神情,另有一种慑人的力量。
工夫不大,两条女人身影,出现厅门。
西门望神态显得十分严肃的道:-嫂子请进!-朱昶心中又打了一个结,西门望完全是君子之风,与-谷中人-所说的完全相悖,难道这中间真的有误会?
母女姗姗而入,先头的,是一个素服淡妆的半老徐娘,后随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艳光照人。
朱昶起身道:-寅夜造访,失礼之至!-
西门望引介道:-这位便是受诸葛兄重托的"断剑残人"!-中年妇人朝朱昶福了一福,然后携着女儿的手,在侧方坐下,面上一片悲戚之色。少女蹙眉俯首,在理螓衣带。
西门望沉声道:-朋友,有话可以谈了,如若不便,老夫可以回避……-朱昶冷冷地道:-不必!-然后朝中年妇人道:-夫人便是当年的"花后张芳蕙"?这位是明珠姑娘?——是的!据说,拙夫尚在人世?——
还在!——
他为何弃我母女于不顾?——
他活着并不比死强!——
噢!为什么?-
朱昶双目灼灼,似要看澈这女人的内心,一字字凝重的道:-他被人暗算,已是废人一个!-花后张芳蕙面容一惨,颤声道:-被何人暗算?-朱昶心念一连数转,一时不知该知何启齿,问明这件公案,他受了-谷中人-救命之恩,答应替他办这件事,但事实与预期完全两样,事关数条人命,岂可不审慎将事,心念之间,沉缓地道:-恕在下直言无隐,尊夫是被知友所算!——花后张芳蕙-杏目圆睁,厉声道:-谁?-朱昶电炬似的目光,扫向西门望,道:-西门大侠!——啊!-母女俩同时惊呼出声。
西门望站起来,又坐下去,苦苦一笑道:-这从何说起?-朱昶陡地站起来,紧迫着道:-诸葛玉前辈亲口向在下述说,他被阁下猝施杀手,挖去一目,断了双足,推落绝谷,若无其事,诸葛前辈难道信口胡诌不成?-西门望激动无已的道:-老夫……为什么要做那种绝灭人性的事呢?——为了谋友之妻!——
啊!天大的冤枉!——
花后张芳蕙-以袖掩面,带着哭声道:-我不信,决无此事,十多年来我母女蒙西门叔收容照顾,以礼相待,为了避嫌西门叔一年难得来一次,这……从何说起……-少女明珠,侧身伏向她母亲怀中,抽咽不已。
朱昶大感为难,这事的出入太大了,该如何处置呢?总不成重返绝谷,向-谷中人-再问个清楚?
他想到怀中的荷包,那是要取张芳蕙性命的,还有一个小包,交给他女儿明珠,看来这两件物事,以暂不拿出来为佳-
花后张芳蕙-一拭泪痕,幽怨至极的道:-莫不成他已患了失心之症?-朱昶一愕,这未始不可能。
少女明珠仰起泪痕斑剥的粉面,哀声道:-家父现在何处,我誓必要寻到他……:-西门望接上话头道:-朋友,此中误会,有口也说不清,还是请朋友示知诸葛兄的下落,找到他本人,一切当可迎刃而解!-朱昶沉吟不语-
花后张芳蕙-又道:-拙夫已失去行动的能力了吗?——嗯!功力毫无,苟延残喘!——
他托尊驾查究这事吗?——
不错!——
如何说法?——
取奸夫淫妇项上人头——
啊!天!-张芳蕙泪水又流了下来。
西门望寒着脸道:-朋友准备怎么办?——
再查真相!——
何不示知诸葛兄下落?——
这……目前暂难从命-
西门望突地作色道:-朋友,恕老夫鲁莽,朋友的来意稍嫌暧昧?-朱昶有些啼笑皆非,变成了被反咬一口,当下冷冷一哼道:-事情不能算完,在下势必查明真相,告辞!——且慢!——
阁下还有话说?——
朋友来者是客,客老夫略尽地主之谊……——不必了!——
撇开此事暂时不谈,朋友不赏西门望一点薄面吗?——在下惯于孤独,不喜交往,告辞!-
说完,深深瞥了明珠一眼,举步出厅。
西门望紧跟着道:-朋友,待此事澄清之后,愿能与老夫交个朋友?-朱昶冷漠地道:-以后再说吧!-
出了厅门,-花后张芳蕙-突地弹身追出,截在头里,激动的道:-务必请阁下示知拙夫下落?——夫人,目前办不到!——
我夫妻十余年不见面,生死两不知,阁下竟这等……——夫人,请再忍耐一时——
不!不啊!-话声变成了哭声。
明珠也奔了出来,边拭泪边道:-阁下难道就不体恤别人父女夫妻之情?——花后张芳蕙-突地双膝一曲,跪了下去,明珠也跟着跪了下去。
朱昶被弄了个手足无措,这种骨肉间真情的流露,他岂能无动于衷?如果张芳蕙没有错,一切出于误会,她也算是武林前辈,怎能受她大礼,如果她不是情急,当不致出此下策跪地以求。
但如万一事情再出意外,岂非害了-谷中人-?
自己目前大事在身,势不能陪对方再上武陵山?
心念之中,他急闪开身形,道:-夫人不必如此,从长计议吧!——花后张芳蕙-已成了带雨梨花,哽咽着道:-阁下答应了?-朱昶心念疾转,自己被仇家击落绝谷,为-谷中人中原大侠诸葛玉-救回一命,回忆当时情景,他一切正常,决非如刚才对方所测患了失心之症,但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又是如此,的确令人无法想像这中间的蹊跷,为了救命深恩,说不得只有亲自跑一趟绝谷,细究真相。
母女俩仍长跪不起。
西门望皱着眉,苦着脸,黯然道:-朋友,此事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岂能让凶手逍遥法外,你就答应她们母女吧,伦常骨肉,人同此心——花后张芳蕙-凄声道:-阁下,如若不允,你就把我当下贱女子杀了吧!-朱昶在万般无奈之下,毅然作了决定,点头道:-好!在下答应!-母女站起身来,张芳蕙道:-就请阁下赐告拙夫的下落地点吧?——不,那所在隐僻难见,须由在下带路!——
这……怎能劳阁下跋涉……——
在下对诸葛前辈有道义上维护之责-
张芳蕙目注西门望,似在征询他的意见。
西门望凝重地道:-朋友,并非老夫多心,她母女二人能托付朋友你吗?——悉听尊便!——
老夫可否同行?——
这点歉难应命——
朋友口信受托,可有征信之物?——
有!——
请出示?-
朱昶小心翼翼地自怀中取出那盛剧毒的荷包,手指捻住,一亮,道:-就是此物!-西门望面色微微一变,但瞬即恢复正常,转向张芳蕙道:-大嫂,你认得此物吗?-张芳蕙楞了一楞,点头道:-认得,不假!-朱昶收回荷包,道:-可以相信了?-
西门望情意殷殷地道:-朋友,事已定夺,请入厅小坐,容老夫水酒致意……-朱昶冷漠地道:-不必了!——
朋友何以见拒?——
生性如此!——
如何取齐上路?——
在鄂边利川城会合吧!——
利川,那途程不近?——
期限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