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玉碎(2 / 2)
这一国之母的女子说着说着,眼泪盈盈,眼圈晕红,归晚见状,酸涩之感亦起,柔声劝道:“娘娘不用多想了,路到尽头,不能再送了,快回宫吧。”
看到道口停着相府的马车还有侍卫等候,皇后恍惚地点点头,启口欲言,又轻合上唇畔。楼澈走上前,惊异地看着皇后,牵过归晚的手,抛下一句“皇后娘娘告辞了”,就往前走去。皇后懵然地在原地站了一站,忽然又一动,快步上前,拉住归晚,凑于她耳旁,轻言道:“从玄育门走,千万不要去玄吉门,切记。”
归晚诧异地回视她,夜眸轻转,已经猜到其中些许玄机,潺潺暖意浮上,百感交集于胸。
“谢谢你……姐姐……”
皇后点点头,又摇摇头,清明的泪珠滴落下来,站在原处,看着归晚和楼澈上了马车,马鞭高扬,车轮骨碌之声响起,她才恍过神来,回过身,欲回宫中,被眼前红墙耸立的长道吓了一跳,怔然望之,带着看不到底的惆怅,慢慢向深宫走去,掩于虚华之中。
******
“怎么?不舒服?”楼澈举手抚上归晚的额,指间轻按她蹙起的眉宇,温润的视线锁着她,想看出什么端倪似的。
把车帘掀起一角,看到是前往玄育门的路,心稍定,归晚回头看着楼澈,美玉似的脸,清贵的气度,真切的关怀,如此翩翩风雅的男子,到底带着什么样的心?心中略微挣扎,她深深一个呼吸,问道:“你把萤妃带到哪去了?”
楼澈一个轻愣,没有料到归晚突兀地跳出这个问题,含笑道:“姚萤和我已经是旧事难提了,不要把它介于心怀。”话音轻笑,倒似有愉悦。
“夫君,你把她带哪去了?是……端王那里吗?”哽在心中,不吐不快,归晚续问道,就算真实让人难以接受,她也想亲耳听他说一遍。
笑敛去,楼澈眸中异色掠过。“是谁对你嚼舌根了?”
深切感受到他的不悦,归晚吟然浅笑:“那么说,是真的了?”
眉目一沉,楼澈轻抿唇角,幽深冷眸定定地看着归晚,见她悠扬之态,轻然若风,他忍不住叹息一声,柔意流转,“我愿解释,你可愿听?”
疑惑地看着楼澈,归晚颔首。楼澈见状,又带起淡淡笑容,沉声道:“那一日,我到宫中……”
“相爷!”一声大喊,震天地传来,打断车内两人,楼澈冷芒瞳中略闪,平静的脸上微有惊疑。归晚听出是楼盛的声音,暗惊,楼盛为人素来沉稳,是侍卫中的支柱,何事能令他慌张至此?
“相爷,玄育门有埋伏……”大声嘶喊中,侍卫的马蹄声似乎有些纷乱。
楼澈立刻扬手揭开车帘,向外看去。
车帘高撩,入目是一片暗红色,归晚的心瞬间漏跳。傍晚的京城,余晖未消,罩着迷蒙的晚霞,氤氲着有如褚石染出的红,占据了半片天空,玄育门下的一众将士就衬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肃杀地站成一排,拦住出路。为首的将领身材娇小,一张英气勃发而又嵌着俏丽的脸,秋风飒飒之姿,绿水涟涟之态,身为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儿的将风。
“楼相,皇上有旨,请夫人留下,再在宫中多逗留几日。”高居马上,林染衣大声宣布来意,一身全黑的战袍,配着她的英姿,肃穆如同女战神。
归晚讶意和恼意同时侵上身,手紧抓车内备着的蒲团,定神不语地看着帘外犹似陌生的情景。
惊疑之色倏闪过瞳色,楼澈依在车窗口,薄笑里含着阴冷,讥道:“这样的阵仗,是待客之道?林家世代标榜正义长存,不欺弱小,不辱良善,如今如此作风,楼某也算见识了,真是失敬啊,林大小姐。”刻薄的话吐出口,他笑意融融,半点不见慌张。
骤然沉默,林染衣脸色阵红阵白,随即又横刀向前,声音一板一眼:“楼相莫怪,我也是奉皇命行事,还请夫人下车。”
拦门的将士是林家军,军容整齐,前一排手携陌刀,后一排弓箭上弦,虽然半丝不动,压迫之气已经浓烈地弥漫开。
归晚仔细地探看着楼澈的表情,就怕错过细微的变化,可是那幽沉的稳健无迹可寻,阴晴不露。手下一暖,发现楼澈的大手紧包住她的手,坚定地没有丝毫的怀疑和犹豫,同时对着车外紧随在侧的楼盛命令道:“冲过去。”
车外居然没有应声,楼盛略有些失神地望着前方马上的倩影,脸上现出陌生的情绪,以至于刮过耳边的喝声都充耳未闻,心半上不下,百味陈杂,也不知是什么滋味,直到楼澈一声短喝“楼盛”,他才回神,入耳的即是命令“冲过去”。
冲过去?硬冲过去?抬头望向前,他以百般复杂的神色看向林染衣,蓦然发现对方似乎也同样闪过模糊不清和挣扎的表情。
心一痛,还来不及细想,手已经习惯性地抚上刀柄,金属摩擦之声灿然,银光一闪,他挥刀指前,口中喊道:“保护相爷和夫人,上。”脚夹马腹,箭穿而出,侍卫们应声而亮出兵器,同时向前冲去。
被这迫人的气势所震,归晚看着车旁的侍卫们勇猛地蹿前;慨然未起,本是停着的车轮又开始疯狂转动,剧烈颠簸着往前。她忙扶住车栏稳住身子,背后似乎有了依靠,波动也不是那么大了。她偏首,对上半隐半沉的神色,楼澈正环着她的身子,将她纳入怀抱中,心稍定,神思移到车外,一片纷乱杂沓的交锋,兵戎交击,狠砍杀嘁,几乎让人不敢相信这是身处皇宫之中。
皇上似乎是铁了心要留下人,也许还有把楼澈一并留下的意思。林家军本都是骁勇善战的部队,行动有法,气势如虹,而相府的近身侍卫都是楼澈精心挑选的高手之众,两方交接,竟然一时难分高下。一边是牢守阵脚,一边是全力强攻,本来还留有余地的争斗随着马车逐渐靠近玄育门而变得残酷起来,杀气漫到空中,传染似的散入人心中。林家军素来征战沙场,厉气如虎;相府侍卫得到放手一搏的机会,矫健如豹;虎豹之争激斗惨烈,哀嚎声、怒杀声愈闻愈高。
归晚看得怆然,扭头之际,看到林染衣和楼盛缠斗在一起。两人厮杀激烈,刀刀惊险,招招狠辣,搏命似的拼斗;可是里面又有些其他东西影响到了他们,所以总在生死关头,刀锋偏过,都没有伤到对方,两人就这样打斗着,在自己也没意识到的情况下,放弃伤害对方的机会。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归晚隐忧悬于眉尖,她进宫许久了,楼盛留在相府中,而看守相府的恐怕就是林染衣吧,不知道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情意是骗不了人的,即使那情是隐藏在厚厚幕帘之后的。恩仇、情爱纠缠着,在这一次的搏杀中得到了缓解,刀光剑影中,消减着一切情愫和恩怨。
眼看着已经快到了玄育门下,林染衣刀一挥,亮闪过眼,逼退楼盛,拉马回身,同时退后,一看形势不利,咬牙高喊:“放箭——”
未曾动过的后一排弓箭手得令立刻拉弦、放箭,因为早有命令,不得伤害车内人,所以流星似的箭都射向了相府的侍卫群,避开了马车位置。箭如雨下,破空的利声不断冲着侍卫而来。箭身尖细,难以防范,侍卫们身手再好,也疲于应付,队伍有些零散,步伐也纷乱起来,马车难以再前行。
车内楼澈深锁眉头,眼光定然看着车外,扫过全场,喝道:“杀过去,先擒林染衣,死活不论。”
一语即出,侍卫高声应命,归晚暗惊,寒意袭身,林染衣不是别人,是轻风绿波的草原上共同笑语的朋友,是曾经患难与共的恩人,怎能如此对待她,那一声“死活不论”分明是要痛下杀手也在所不惜的深意,心微微抽搐,她喊道:“不行,不许伤害她……”身子一紧,被楼澈牢牢搂住,环固的手臂铁一般的强硬。
侍卫们并非没有听到,但是他们所效忠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楼相,别人的话,夫人也好,皇上也好,都没有理会的必要,仍然向林染衣冲去。
楼盛是战局中最茫然的一个,耳边听不到其他声音了,只有西风呼呼的凛冽声,金戈交接,厉喝喊叫,都像隔了膜似的停驻在耳鼓里、传不进脑海中。大批人马突然冲来,震碎了他的茫然,血色刹那回到了眼前,向前看去,那马上娇俏的丽影,黑甲战袍,英姿飒然。驾马靠近,一时间,他也不知道是听命捉她,还是保护她不受他人的伤害,忽然一道利影刺到面前,他用手一拨,光影略偏,却擦着他的左脸而过。温热的感觉从脸颊上流下来,他才知道刚才是被箭擦过,完全感觉不到痛似的,他继续驱马向林染衣而去,脸上不断地流着液体,他也无暇理会,一点一点……快要接近了……
“不要——”女子的尖叫声刺耳传来。
骤然又是多道利光破空扑面,他来不及反应,眼前一花,黑影扑过来,他正想伸手去接,身体撞击在一起,冲势巨大,一声巨响,楼盛抱着温暖的躯体,一同摔下马背,落地的顷刻,他愣怔的灵魂也随之碎了一般。
不要……这声高喊含在归晚的口中,有人先一步叫了出来,女子的声音仓皇地撼动全场。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一刹那而已,林家军的弓箭手全都呆愣住了,因为楼盛的接近,他们以为他要伤害林染衣,所以箭箭冲他而去。眼看他要丧命于箭下时,林染衣却突然扑出,挡在箭口,林家军就是想收回箭也无能为力了。
敌我,在这瞬间难以分清了……
她为何要救他呢?全场怔住的同时,所有的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楼盛颤巍巍地抱住林染衣的身体,一张脸扭曲地分不出表情了,半张流血不止的脸模糊不已,圆睁的眼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滔天的惊和悔。手上抚过林染衣的背,上面明晃晃的三只穿心箭刺痛了他的眼、他的心,想要伸手去握箭柄,却发现手抖得连力气都失去了。
怀中人吃力地抬起手,血殷红地浸湿了黑色的铠甲,费尽了所有力气才轻攀上楼盛的脸,嘴角好不容易才挤出一个笑容,“累了?”
所有的一切都化在了这句话中……
她其实有很多话要说的,要叫他以后在武袍之内穿件铠甲,因为争斗危险,要懂得保护自己,这莽汉子心思大条,是不会注意这些的;还要叫他不要介意门第之见,因为她已经不介意了;也要叫他不要再凌晨练武了,更深露重,寒气易伤身……还要……要叫他为她做好多好多的事……可是,没有机会了。
林染衣的眼轻轻闭起,什么都没有交代,含笑着,渐渐失去了与这世界的一切联系,生命逐消,燃烧殆尽……
全场几尽无语地看着。
眼泪早已模糊了双眼,归晚哽咽无声,心就像被凿了一个洞,空荡无处填补,趴在车栏上,眼前时而模糊时而清晰,那墙壁上的龙是张牙舞爪的,似要飞天的绚丽,可是那楼盛的表情却是模糊的,一片红晕的色彩,掩盖了一切,血色一片,越融越大,流淌在地,半天红霞,似又与地合在一起,除了红还是红,除了血还是血……
血色漫天……
“快开门,出宫。”全场之中,只有这声音是冷的,镇定地抓住时机,睿智地指挥着。
车轮又开始转动,颠簸着向宫门冲去,归晚死死盯着场中心,楼盛依然一动不动地抱着林染衣,那悲怆,使大地寂然,万物肃穆。
西风又起。
突然一声惊如悲吟的哭啸起:“啊——”楼盛仰天悲鸣,愿天闻,愿地闻,愿……她闻……
直上云霄……
谁道英雄无泪,谁说英雄无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京城,林府。
从清晨起就有着络绎不绝的人往府内涌来,其中有在京的官员,有多年镇守边关的士兵,还有市井的贩夫走卒,无一例外地赶到林府中,为林氏长女染衣点一炷清香,送最后一程,时有掩面者暗泣一声,幽幽地轻道一声遗憾。
就在林府下人红着眼眶在院里院外奔走之际,府外又停下了一辆轻便的马车。众人的眼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并非是这辆马车有何华贵异常之处,而是那赶车之人,身材魁梧,左脸之上,从眼角延伸到下颚,深深两道口子,没有任何包扎的伤口上只撒了点药粉,不曾完全愈合的伤口可见其腥红的血肉,可怖至极。
刚下马车就看到眼前这幕,所有人都在用奇异的眼光不时打探着楼盛,归晚顾盼一转,正欲唤楼盛,却见其带伤的侧脸肌肉微颤着,拼命压抑着什么,完全没有在意到周围人的反应。
“何苦……”不自觉地,归晚轻喃,声调略有哽涩。
何苦……明知来了也是在未愈的伤口上更添伤,为何还要来呢?犹记宫中出来那一日的深夜,半月似钩,夜露沾衣,楼盛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口中喃喃自语有声。直到见到楼澈,才伏身跪地,血迹如漆的衣服,疮痍满目的脸,都借着一跪之势,掩入了稀落斑驳的树影里。连从不露声色的楼澈都透出些哀痛之情。
而后,楼盛独站于院中,楼澈孤坐于书房内,静默地度过一夜。第二日,主仍是主,仆仍是仆。
“楼盛……”唤回他的心神,归晚跨进林府的门槛,却发现他依然傻愣愣地站在门外,任由打探和流言在旁盘绕。黛眉轻挑,忽瞥到他眸中痛色,干涸的眼眶空荡一片。
本不应该带他来的。是楼澈说,让他送最后一程,不然会后悔其半生。一句不悔,换两次心痛,心微微酸涩起来。归晚跟随林家仆人往内堂而去,入目皆是缟素,凄清甚然。
染衣之死,换来三日的平静,似又涤清了一切……
出宫之时,林瑞恩守于玄吉门,林染衣守于玄育门,听皇后之言,避开了林瑞恩,对楼澈来说是幸,对楼盛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痛,两者之中,何者为重?
她越来越迷惑,世事无全、无常、无理,耳听眼见都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正如楼澈近三日来所说的解释。当初他在宫中遇围,打算从皇宫暗道中脱身,当时的情形怎容他扔下萤妃,扔下她,皇上的矛头会立刻转向她。他对她情爱不再,信义尚存,答应照拂她平安,就不会在危难时撇下她。带着萤妃逃出宫,马上叫人通信于相府,还没听到任何答复,相府已被团团围住,他在蕈园苦候三个多时辰,眼看京城即时就要禁闭,才不得已离开京城。
这些话解了她近半年的疑惑,心中梗塞不在,却多了一份哀凉,如今这一切,都是用染衣的命换来的,这份解释是血染巾帼的成全。
沉思着,绕过了内院,大厅处传来阵阵啜泣声,黑色棺木居中,棺上篆刻着沉寂深重的“福”字,越过重重人群,归晚愕然地看向守在棺侧的人影。
林瑞恩静站灵堂一侧,表情比平日更清冷了几分,堂内光线稍为昏暗,牌位旁的微弱烛火映过他波澜不兴的瞳眸,除了默然,就是漠然。
归晚越过几人,径直来到堂中,敬上一炷清香,看袅袅淡烟在眼前浮过,眼前的雪白似乎化成了一片笼罩过来。在这纯白一片中,偏镶入一道亮黄,原来堂正心摆放着一个长匣,只消一眼,归晚就猜到其中供着的,是皇上刚发的圣旨,声称林氏长女猝死于重疾,并追封林染衣为“护国公主”的手谕。真实就这样轻巧地掩埋在这长匣中了,再无人开启。
“染衣……”缓放下上香的手,归晚仰首看着牌位,“多保佑他吧……”
那个从不流泪的莽汉子在为你哭泣,你可听见了?染衣……
“夫人。”林瑞恩迈上前几步,对归晚侧颊相望,“能否请夫人移步后院说话?”
他坚毅非常的神态告诉归晚不能回绝,归晚不置一词,随他安静地退出灵堂之外。轻风不识愁滋味,吹面似带三分甜。在后院停下脚步,满院菊花,花盛而蒂不落,随风瓣舞,明然淡雅。
“姐姐最爱菊花,说菊花高洁,就像非凡俗人士不屈就奉承而有骨气。”
迎上他半郁半净的眸子,归晚从中探到了名为“伤痛”的情怀,“将军……”就像对着楼盛一般,她无法开口安慰什么。
“家父酷爱兵法,一生戎马生活,盼后世继承其志,可是第一胎生的居然是女儿,为此,家父半年未曾进家门一步,后来在外生了我,带回家中。从小姐姐不曾得家父半丝疼爱,可是姐姐好强,事事争先,女儿家的东西全舍了,明明是女儿之身,偏学的是男儿之志。”林瑞恩踱到菊花之前,伸手衬起一朵似烟火半盛之菊,“姐姐遵守的是林氏家训,一生为国,征战沙场,抵御外敌,护卫皇权……”
林氏之血,应该是在沙场抗敌之时流,是该保家卫国时流,这血肉之躯,都是为君而存、为民而存、为国而存……
微微恻然,归晚怔顿半晌,低头看着菊色满院,有所悟道:“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默然地看了归晚一眼,林瑞恩满脸的萧肃,“朝廷君臣不和,则必权势分裂,上下不能同心,视为国之大忌。弩族居极北之地,虎视眈眈,边境不可一日放松,几处藩王拥兵自重,朝廷难以管制,朝堂内六部衙门均看楼相脸色,而新提拔的近臣则听命皇上,想要改革体制,如此僵局,以此长久,于国不利,夫人……以后又该当如何?”
闻此一番话,归晚渗出冷汗,这局势在她心中是有谱的,但是从没有像此刻如此清晰过,林瑞恩说的是她极欲逃避的问题,这局棋,下到这一步,该如何继续走下去?朝堂之上没有和局,最后只能分出胜负,输者是谁?胜者又是谁?
看看眼前冷峻的将军,她突然发现,他是只沉静的老虎,他冷眼看着一切,纹丝不动,手握三军,心如止水。他不是不懂玩权,而是不想玩权,郑锍和楼澈的心放在了朝堂上,而他的心,恐怕是留在了浩瀚的苍穹之上。手中之剑,非是为己、为权,而是为民、为国,这就是军人的骄傲,他的功、他的伟都是战场上一刀一剑拼杀而来。
这满院的菊花犹似林氏的象征,不屈不折、洁然傲立。
“将军的意思……是忠于皇上,决无二心吗?”悠淡地开口,归晚瞳中映着他洁白一身。
“是。”没有半丝犹豫,林瑞恩应声,“夫人,我知道你处身为难,但是,你对楼相和皇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希望夫人为京城之中的大小官员、为边疆之地的百姓多考虑三分,稍缓争斗。林某不希望,终有一日,要挥剑指向楼相、指向夫人。”
这番话,本是一辈子也不会出口的,可是染衣之死,却清楚地昭示了朝廷未来的前景,血色茫茫。望着这近初秋之色,他不禁慨然,能为明主效忠是其一生之志,年少时曾经镇守过边疆,对那里的百姓也生出了浓厚的感情,他对这片土地有了荣辱与共的使命感,见朝廷纷争愈见惨烈,他也面临选择,当今皇上虽不能算明君,但是忠义二字他绝不能抛弃,这是他身为林氏将门的铮铮铁骨。士不可无节,将不可无义。
瞠目以对林瑞恩,归晚感到一瞬间的窒息,这话外之音分明是让她劝服楼澈放权,唇畔扯出苦笑,楼澈之意已决,谁能撼动半分?权势在握,又岂能轻易罢手?自己到底该如何做?
在颇为明媚的灿烂朝阳下,林瑞恩沐浴其中,光影无限扩大着,归晚半合上眼帘,避其光芒,须臾睁开,瞳中一片明清。
“将军,请给我一年时间,如果我不能化解这僵势,那么一年后,我远避他乡,离开这是非之地。”
似是没料到她说出如此壮志之言,林瑞恩明显微顿,脸色有所缓和,但又带上一点担心。
话毕,归晚颔首,道了一声安,离开菊院向外而去。
“夫人……”一声低唤又定住她的身形,这音调似比刚才柔和不少,一时间她也不知该不该回头。
“如夫人有何困难,林某仍是那个为你拾帕之人。”
梅影似疏,浮香黯然,他愿意为她折腰拾帕……此情此景,没有半刻忘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