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语小莫破 石女儿道大难容(1 / 2)
第四十七回木瓜郎语小莫破石女儿道大难容
《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河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忧涅梁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一段专言无相二字,要知此相原从心生,还从心灭,相从心起,于何能无。这一回要从滢女心中灭度色中形相,到了无相,自然无心,即潘金莲可以立地成佛。当下指点,借此笑林化为禅棒。
却说那黎寡妇见金桂姐魂不附体,终日里见神见鬼,又弄成一件血症奇疾,正然愁恼,不料女婿刘瘸子开封府告下状来,门首炒闹,到晚去了。黎寡妇请了医生诊脉,说是血虚邪想,取了一贴定神丸来服了,母子相守,连夜不敢吹灯。
日里还哼哼的叫半日才醒,直到天明才得合眼。如此半月,金桂略吃些饭,梳的头,才下得床了。只有血症不止,终日浸滢淋漓的,浑身不净,流的个美人面如黄蜡-般。又长出-件奇怪的病来,从此再不消想那“红豆琢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你道是件甚么病?
高突出一层横骨,紧束住几朵花心。丸泥封面,秦兵难进函谷关;石壁坚深,巨灵谁辟蚕丛路?我待价者也,反成韫犊而藏。吾何畏彼哉,自此终夜不察。人莫不由斯户,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天之将丧斯文,欲博施而济众,能乎?前以三帅,后以五鼎,则茅塞之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求在外者也,管氏亦树塞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桓缠其如予何?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城门之轨,马不进也。吾岂苞瓜也哉!洪水横流,病莫能兴,犹缘木而求鱼也。量然后知长短,其间不能以寸,请尝试之。民犹以为小也。闭门而不纳,是皆已甚。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宜若登天然。非之无举,刺之无刺,是犹弃井也。实不能容,于我心有戚戚焉。委而去之,当如后患何?
这个病,是天地间女子固闭,血脉不通,以横骨塞其陰窍,止留-线走小水的路儿。人有此奇疾,遂致终身失偶,医家无药可治。俗名石姑,佛经中说是石女儿。随有西子的美貌,也是中看不中吃的。多是-种愚蠢幼女不曾经人道的,有了此疾,他不疼不痒,做了枯木死灰,到像绝欲参禅、忘情息念的一个得道的女僧。那金桂姐生来色根不断,欲念方新,如何捏捱这个玻如今弄的有了色心没了色相,好不难受。
荒咽堋?
自此病长成了横骨,那血症也止了,邪魅也不来缠了,依旧调脂抹粉,打扮的如帝天仙女一般。
刘瘸子打探着桂姐好了,使张都监娘子过来面央,说:“他情愿进门招赘,做养老女婿,上鞋结帽子,尽自养的家。问众亲戚打个情,讨几贯钱来,买儿匹布绢来,完成他一生的事。也是儿女的命,定下的亲,谁不指望个好女婿?要不依从,到了当官,我当初提亲是实,谁敢不实说。”这黎寡妇因女儿大了,又感了一场恶疾,怕日久求亲不便,见都监娘子一面劝他,又一面说硬证的话,没奈何,只得应承了,道:“既是亲家来说好话,我也没奈何了,甚么大财大礼,指望来光彩我,看个好日子,买几匹布来,把他两口儿成了家,在这门口开个鞋铺,我娘女管着做鞋,他就管上底。到是好笑,这样一个女儿,招了个皮匠,也省了去求人——他先销了这张状,进来不迟。”说毕,张都监娘子谢了又谢,回去过了二日,刘瘸子写张和息状子,勾消了了官司。把个宅基卖了,他却买了一抬礼——四个布绢、簪环首帕,也费有十两银子。进来见丈母同张都监娘子,磕了两个头。看定十一月初三日成婚,招赘进门。那金桂姐大病方好,看着刘瘸子满眼落泪。正是:好马却驼痴汉,拙夫偏遇佳人。世上多少不相配的事,说好苦命:今年春比去年春,北阮翻成南阮贫。
淡色桃花偏遇雨,苦心梅子不成仁。
红纳拭泪香犹剩,锦字裁书梦未真。
书梦未真。
自是名芳无主赏,随风片片付沟茵。
↑返回顶部↑